第11版:湖湘文化·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加快构建全省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功能完善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
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全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中国文化报 >  2015-04-2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立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

    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毛朝晖

    近年来,株洲市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新建神农大剧院、神农文化艺术中心、神农湖水秀观景台、湘江风光文化休闲带等重点文化项目。启动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市美术馆和市戏剧传承中心的改造和新建,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还投资2300余万元,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6个。投资5700余万元,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15个。投资5766万元,建成农家书屋1560个。投资1400余万元,建立社区文化活动室206个。投资380万元,建成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和智能书屋6个。投资400余万元,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安排了专项资金服务群众,实施你读书·我买单、你点单·我送戏、你点播·我放映的菜单模式。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每年近千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每年2万多场次。2011年至2014年,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在株洲市范围内实行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去年,在城区推出“社区大舞台”,118家业余团队登台演出,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办文化的积极性。策划实施了“周周乐”广场文化活动、炎帝节系列文化活动、“欢乐潇湘·欢乐株洲”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株洲读书月、韵律株洲·高雅艺术大巡演、新春音乐会、神农湖水秀、周末剧场、湘江边的旧书摊、神农大讲坛、国学大讲坛、“我们的节日”文化盛会等10余个持续多年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文化人才库,200余人次在国内外文艺比赛中获奖。把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纳入干部培训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体系,全市5万多名文化骨干从中受益。开展业余文艺团队星级评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目前,全市共有业余文艺团队1286家,群众文艺骨干近10万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