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湖湘文化·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加快构建全省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功能完善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
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全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中国文化报 >  2015-04-2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功能完善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

    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夏建平

    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2013年,长沙以中部第一、全国第二的成绩跻身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当前,长沙正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注重基础抓建设,推动设施网络化。“十二五”以来,实施了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长沙博物馆、图书馆、规划展示馆、长沙音乐厅)”、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长沙实验剧场和长沙国王陵、铜官窑、炭河里三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9个区县(市)均建有国家二级以上图书馆、文化馆,建有文体中心6个,在建和筹建3个。

    注重效能抓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创作精品力作,用优质的文化惠民乐民。有湘剧《布衣毛润之》、《古画雄魂》,花鼓戏《秋天的花鼓》,电视连续剧《国家行动》、《恰同学少年》、《毛泽东》等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有《山泉》等10多个作品获群星奖等全国性大奖。市区县剧团每年送演出超过1200场,全市10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和18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注重资源抓整合,构建共享大格局。整合政府公共资源,依托党员远教、科技普及、社区教育、园林广场,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少年宫、文化公园、科技馆、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年均送电影2万多场、送图书3万余册、送展览1000多场。

    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切实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长沙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等文件。“十二五”以来,累计安排重大文化项目建设资金57.26亿元。要大力夯实基层的基础平台。长沙连续3年建设示范性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每年100个,建成1364家农家书屋、78家图书馆分馆、63个固定电影放映点、20家民办博物馆、500多个群众自办文化场馆。要有效释放资源的综合红利。2015年起,长沙每年安排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扶持资金400万元,从2016年开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将超过5000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