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仟
从《山海经》到老子悟石,从陶渊明醒石到柳宗元雅石,石头与人的故事总是高雅有趣。放眼当代,奇石收藏的风潮已吹进千家万户,一颗小小的石头缘何能有如此魅力,赏石到底赏的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中华奇石杂志社主编、深圳广和奇石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西。
“以小见大,一石一世界”
5月的龙园,绿树荫荫。园区奇石博物馆内,一枚枚千姿百态的奇石吸引着慕名前来的游客、石友驻足观赏。这些奇石,绝大多数为陈西个人所藏。
“中国人跟石头是分不开的,往近了说,五千年的文明史,玉石文化从没断过。往远了说,几百万年前,正是因为第一个石器工具的制作,让我们的祖先走出山洞,走向文明。”坐在青灰色古木座椅中的陈西,一袭白褂,儒雅脱俗。他认为,石文化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母文化。
陈西带笔者来到奇石博物馆。观赏灯一开,光晕下的石头们就好像拥有了生命一般,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碧玉、玛瑙,河底石天然断层形成的大漠长河景,雅丹石胆如同暗夜精灵……“玩石的门槛比较低,对一个农民牧民来说,你让他去欣赏字画古董不太现实。但石头就不同,它本身虽然没有生命,但当你投入了自己的美好情感,就会觉得它美,赏石的魅力在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初看时,你看到的是石头,再看时,你看到的是历史,等你沉浸其中时,你看到的是自己的内心。”这便是奇石的魅力,也是陈西痴迷于此间的原因,他表示,科学已证明地球至今已有约50亿年,人类的历史也有近300万年,而我们一直强调的5000年文化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段,在那之前的历史和文化,恰巧就是人类的母文化,也就是石文化。
巨大的欣赏价值、较低的门槛,奇石得以成为“盛世收藏”的一个重要门类。作为新兴事物,当前奇石价格跟艺术品相比“还处在地平线以下”,在陈西看来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不过,他同时也提醒,奇石市场目前处于上扬阶段,仿品、赝品层出不穷,收藏者需仔细甄别。
“将龙园打造成为全国的观赏石交易基地和鉴评中心”
在陈西争取之下,奇石收藏界国家级期刊《中华奇石》已落户龙园,龙园观赏石基地至此有了可以发出自己权威声音的平台。同时,龙岗奇石博物馆也已运营,该馆是集理论研究、专业培训、展览展示、鉴评鉴赏、文化交流和奇石交易、拍卖等活动于一体的重点项目。此外,经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观赏石协会支持的龙园观赏石鉴评中心和龙园观赏石培训中心也已挂牌成立。迈入新腾飞阶段的龙园,正高标准打造不落幕的奇石博览盛会。
“通过园区的改造升级、《中华奇石》的落户、龙园观赏石鉴评中心及培训中心的挂牌,再加上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龙园发展前景广阔。借助文博会平台,我们会做大做强龙园观赏石文化产业品牌,将龙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观赏石交易基地和权威的鉴评中心、培训基地。”陈西说道。
文化的长河,源于人类初始,隐于古老山石,流传在我们的千万年的历史里,蔓延在这盛世之中。作为“盛世收藏”奇石大家庭重要一员,未来几年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将以档次更高、规模更大、交易更多、影响更远为目标、实现石文化与奇石产业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