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书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文化周刊头版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评审后的思考
隶书临习摭谈
顾大风主题书法贺扬州城庆
吴悦石书法展亮相荣宝斋
张玉旺、张光辉作品展亮相宋庄
《印学研究》第七辑刊行




 中国文化报 >  2015-07-1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顾大风主题书法贺扬州城庆

    扬一益二 276×68厘米 顾大风

题识:中晚唐之扬州若今日之上海。其时,长安、洛阳两京为政治中心,扬州为经济中心。扬州濒海、临江、跨河,独占地利,集港口、漕运枢纽、手工业生产基地、国际商贸都会为一身,时有“扬一益二”之誉。考之来由,首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本报讯 (记者李亦奕)日前,“翰墨春秋——扬州城庆2500周年顾大风主题书法展”在扬州美术馆开幕,展期至7月26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苏士澍出席开幕式并致词,著名美术评论家、央视百集大型纪录片《百年巨匠》总撰稿刘传铭,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崔陟等数十位嘉宾以及扬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逾300名观众参加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分为3个部分: “地理行政篇”,内容主要反映扬州地理特征、城市的历史和影响力,历代行政机构的嬗变沿革;“文物考古篇”,内容为扬州历年出土从春秋至南宋时期的古文字资料,或外地出土与扬州历史文化有关的古文字资料;“文化艺术篇”,主要从历代文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及楹联中选取部分代表作品。3个部分互有联系,各有侧重。用书法的形式讲述扬州的历史和故事,这种主题书法展览目前在国内尚不多见。

    据了解,展览内容的确定是此次主题书法展的难点。扬州是一座通史式的历史文化名城,反映其历史文化的书籍、文章和文学作品浩如烟海。首先必须通过查阅资料、认真比选,才能确定内容,其次是要兼顾时代的延续性与作者的代表性、作品与扬州的关联度。另外,相关的出土文字资料既有青铜器铭文、铜镜铭文,还有金属器皿上的刻划文字、印章、简牍文字等,但均由博物馆和考古单位收藏保管,清晰的照片或拓片资料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多方搜求。

    作品形式的设计是展览的亮点之一。书法家顾风在创作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除保留一部分常规的四尺、六尺条幅、斗方、整纸形式之外,还根据内容设计了一些多屏组合、双屏合裱、多片合裱的形式,这样的组团设计往往要综合考虑到纸张的色彩、质地,书体和书写形式的变化,因此,十分费工耗时。此外,顾风还尝试用不同的书体进行创作,尽可能规避作品出现同质化的缺陷。此外,数量不等的题跋文字,如作者与作品的评介、历史事件及其背景介绍、出土材料的基本信息,以及个人对一些学术问题的研究心得和专业思考,也增加了展览的学术含量,丰富了作品的章法布白。

    顾风,字大风,号风父,1953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幼承家学,后得到舅祖昆明周岳年、扬州孙龙父、苏州王能父、上海翁闿运、郭绍虞以及南京林散之诸名家的指导。书法从唐楷入手,上溯魏晋、秦汉、商周,对楚帛书、马王堆帛书、两汉简牍、砖文、北朝造像题记等出土材料用力尤勤。现为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扬州书画研究会会长,扬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