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让青年艺术家的梦想在这里实现
青年让国际文化交流充满活力
声音




 中国文化报 >  2015-08-2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让国际文化交流充满活力
——访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董俊新

    郝  志

    问:您认为“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区别于其他艺术节的特质是什么?

    答:青年周创立于2008年,是由政府主导,以青年为主体的国家级、国际性大型多边文化交流活动。对于这样的活动,如何突出青年性、国际性、艺术性,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进一步吸引青年人,弘扬正能量,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这个活动区别于其他艺术节的特质。

    我认为,青年周活动的重点还是要突出“青年”的元素,不能高高在上,要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吸引更多青年艺术家参与,贴近青年群体;要吸引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艺术院团参与,为中外青年艺术家创造更多交流互鉴、共同进步的机会;我们更要牢记使命,服务国家各项工作大局。青年代表着未来,要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决不能媚俗,要注重用高雅的艺术、真正的艺术来引导人、启发人。

    问:本届青年周活动首次设立主宾国单元,是何考虑?

    答: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青年周作为国家级、国际化的大型品牌活动,要时刻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保持同步。

    俄罗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战场,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的牺牲也同俄罗斯人民一样是最惨重的。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在反法西斯的战斗中相互支持、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凝成了战斗友谊。

    青年周首次设立并邀请俄罗斯担任主宾国,就是希望两国青年把自己的梦想融入推动中俄两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事业中来,为中俄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和美好未来作出积极贡献,并成为中外青年文化交流的典范。

    问:本届青年周活动同步启动了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是何考虑?

    答:该计划无疑是本届青年周活动的亮点,旨在借助青年周这个国家级的艺术节平台,分门别类地发掘制作精良的当代艺术原创作品,并着力推出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和演出团组,目前主要涵盖声乐、器乐、音乐剧表演等门类。

    经过近半年的紧张工作,我们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9座城市,从1100余名青年艺术家中,以征集作品的形式甄选出了10位优秀青年艺术家。下一步,我们将与优秀青年艺术家结成定向合作关系,并进行不同形式的扶持和推广,包括在中演院线旗下剧院巡演、签约国际知名艺术经纪公司、进行国际巡演等。我们希望“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成为青年周活动中的常设板块,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储备大量优秀青年人才,从而实现我国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问:青年周活动设立分会场的举措也很受关注,您希望此举能带来什么效应?

    答:本届青年周活动除北京主会场外,还在8座城市设立了分会场,这种做法进一步整合提升了主办方的优质剧场资源,使得青年周活动覆盖的人群和范围更加广泛。其中,北京主会场项目60台355场,各地分会场97台195场。通过分会场的设置,使青年周真正成为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青年文化盛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