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遗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化交流
  标题导航
建立合理的门票价格机制
喀什老城改造:平静中发生的巨变
“建筑不老,遗产永恒”
图片新闻
江苏太湖水下考古工作站揭牌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发现大型石砌房址




 中国文化报 >  2015-09-1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太湖水下考古工作站揭牌

    本报讯  (记者刘修兵)9月7日,江苏太湖水下考古工作站在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揭牌。江苏省将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下,以太湖为试点,以无锡为中心,正式开启水下考古工作。

    江苏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东濒黄海,拥有太湖、洪泽湖、高邮湖等大中型湖泊,还有长江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各支河河渠纵横,水网稠密,水域辽阔。 2015年1月,江苏省文物局宣布,水下考古将成为2015年江苏文物工作的重点。“江苏有水下考古的先天地理优势,但一直以来,江苏对水下遗存的情况并不清楚。”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介绍,在得到国家支持后,江苏省将首先以太湖为试点进行摸底考古。之所以选择太湖,是因为太湖是古代交通要道,古航道上有沉船可能,太湖又是战争多发地,或有战争遗址存在,同时,太湖流域造船业与捕捞作业发达,比较适合研究古渔村、历史上的水上贸易等。

    此次首先启动太湖水下考古主要涉及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无锡地处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具备开启水下考古的条件。据悉,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帮助下,10月,工作站将启动物探与潜水考察工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