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到过很多难民坐上橡皮筏,试图从博德鲁姆偷渡到希腊的科斯岛。这段不远的路程吞噬了无数生命,而艾兰(溺亡3岁男童)也并非第一个葬身这里的人。在这片区域工作的摄影师,早已习惯了海岸边一艘艘翻船的残骸。事发当天,我正穿越土耳其博德鲁姆的一处海滩,在现场拍摄一群坐上橡皮筏离岸的巴基斯坦难民,却远远发现几具尸体被冲上了岸。走近时才发现,那些是孩子们的尸体。我和同事最先发现了艾兰的尸体。我无法为他做什么,无法让他复活。我当时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把他们拍下来,让土耳其和全世界都看到。”
——拍摄叙利亚3岁溺亡男童照片的土耳其多安通讯社记者尼吕费·德米尔说“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全世界都看到”
【一张照片,改变了欧洲人对难民的看法。很多艺术家据此画成漫画,表达悲伤和愤怒。面对战乱灾患,艺术家可以做得更多。】
■“同学们,我们在学校里走一圈,会看到什么呢?会看到陶瓷工坊中的老师,正俯身拉坯,他几乎是用耳朵贴着坯体的旋转,一遍遍地倾听陶泥的声响;你会看到书法系的老师每一天都要掌笔书写,他的日课是每日临写千字文一遍;你还会看到那些画室里,绘画的老师孜孜不倦地工作,他们可能经年累月画一个东西,一遍遍地抹去重来,一遍遍地冲上去、退下来,他们倚立画架,却行走天涯……同学们,今天的匠人,不同于往昔,必须是具有生命文化意识的人,具有公共价值意识的人,具有新的高峰意识和技艺之手的人。在这样的心手开发的艺匠体系中,我们提出‘劳作上手,读书养心’。用不断的劳作训练培养灵巧的技艺,养成技艺的品味与思考,并让这种品味与思考融在手上的技艺中,举手留香,挥洒精彩。与此同时,用大量的阅读来丰满我们的知识,润泽我们的技艺,养育我们的心性,提升我们的心灵。”
——中国美术学院校长许江在2015年开学典礼上谈“劳作上手,读书养心”
【大学开学季、毕业季的校长致辞,近来越来越多个性和灼见。这是好现象。】
■“英国广播公司(BBC)关于中式教育的纪录片,除了引发对中英教育方式的思考,也有人开始检讨,与英国校服相比,中国大陆校服宽松无美感,反映出美学教育缺失。大陆媒体当日报刊登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杨剑锋文章,内容以他2014年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of Westminster)担任访问学者时的观察作分析。他的孩子在伦敦读小学,穿白色衣领的马术POLO衫、有学校标志的红毛衣以及黑长裤,其他学校的校服款式或有不同,但来来往往的学生‘浑身上下透着一种极具魅力的英伦范儿’。报道称,反观大陆校服,几乎是没有明显男女区别的运动装,‘臃肿,难看,质地粗劣,毫无美感可言’。为了养成学生的自信、良好气质及为身心健康着想,文章说:‘不客气地说,中国式校服是教育改革中最保守顽固的堡垒之一,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参考消息网刊文《BBC拍中式教育引发中国校服太丑检讨》
【美育全在细节。审美的粗鄙化,不止体现于校服。】
续随子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