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地方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广角
  标题导航
东莞:谱写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曲
公共文化服务名城遍地开花




 中国文化报 >  2015-09-14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贯彻“两办”意见 扎实推动政策落地
东莞:谱写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曲

    10月,清溪镇创作的舞蹈《客家酿》将前往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进行多场演出(清溪文广中心供图)

    谭志红

    广东东莞市不仅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还是全国10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之一。东莞市文化馆是全国数字文化馆5个地级市试点单位之一。荣誉面前,东莞没有止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广东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东莞市多措并举,努力探索既符合国家标准又体现东莞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不断谱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篇章。

    “五个一”加快构建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中央和广东省关于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东莞市在成功创建的基础上,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除了出台公共文化“1+4”政策文件、优质高效地进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外,东莞还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以期进一步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一个协调机制。参照国家和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的设置,东莞市调整完善了“东莞市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建立起了相关单位、镇(街道)协调联动,村(社区)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健全由市文广新局牵头的东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东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决策、财务监管、督查评估等工作。

    二是举办一次培训班。4月17日,东莞市举办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班,全市宣传文化系统负责人约200人参加培训,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祁述裕深入解读了《意见》。这是全国最早开展的贯彻《意见》的培训班之一,旨在让全市上下准确把握《意见》的内涵、原则和重点并付诸实践。

    三是进行一次动员讲话。在此次培训班上,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进行动员讲话。他强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国家的总体部署,也是东莞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深入贯彻《意见》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公共文化“1+4”文件,全面深化示范区后续创建,擦亮公共文化服务名城的品牌。

    四是举办一次研讨会。为加强广东省公共文化理论研究学习,打造广东省公共文化理论研究品牌,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5月28日,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东莞市文广新局、广东省公共文化促进会承办的“公共文化建设现场”——2015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在莞城市民广场举行,近200名代表齐聚东莞,对当前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领域、关键环节、热点问题进行研讨。研讨会上,东莞市文广新局、东莞市图书馆、莞城街道分别介绍了东莞公共文化建设的做法,借助会议平台传播了东莞经验。

    五是开展一次调研督查。近期,东莞市文广新局利用全国文化馆站评估定级的机会,组成多个考核组,深入各镇、街道、园区,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资料查阅等形式,全面督查“1+4”文件和《意见》落实情况,强化基层责任意识。

    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

    “最后一公里”

    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心,也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末梢和薄弱环节。东莞市坚持全市一盘棋,推动重心下放、资源下沉、服务下移,鼓励基层改革创新,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构建“百花齐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图景。

    一是利用即将建成开放的市民艺术中心,创新“数字文化馆+总分馆”的模式,建设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推动全市公共文化建设。日前,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对2015年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名单进行了公示,在5家地级市试点单位中,东莞市文化馆名列其中。数字文化馆将应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围绕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试点推进群众参与度较高、互动性较强的基本服务项目,使服务范围更加广泛,服务效能更加便捷高效。文化馆总分馆机制将以东莞市文化馆为中心馆,以中心带动基层、指导基层,实现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利用。

    二是利用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建设,为市民提供零距离文化服务。近日召开的东莞市委常委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到明年12月底,全面开展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建设,为居民提供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在内的一揽子服务。按照全市统筹、人员归口管理、同一窗口服务的原则,文化管理员将纳入统一管理,做到“一岗多能,一人多能”。届时,基层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以申报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为契机,以典型示范带动其他镇(街)同步发展。去年底,广东省文化厅公布了首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单位名单,长安镇、塘厦镇分别成为首批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单位。东莞市是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唯一一个同时拿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牌匾和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的城市。目前,东莞正发挥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的杠杆作用和榜样力量,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步提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