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化交流
  标题导航
稷下学宫: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观
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推动传统文化与
现代文明良性互动
稷下学公开课课程安排




 中国文化报 >  2015-09-17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稷下学公开课课程安排

    第一讲 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观:稷下学宫

    主讲人:王志民(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

    内容简介:稷下学宫的创办是中国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与希腊学院相映呈辉,堪称双壁;立春秋乱世,存世最长的学术机构;集教育、政治、学术功能于一体,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精神对当今世界文明的对话提供了丰富历史借鉴。

    第二讲 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主讲人:白奚(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内容简介:稷下学宫何以成为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稷下百家争鸣的盛况;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稷下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稷下百家争鸣的真精神。

    第三讲 稷下学与黄老学派

    主讲人:苗润田(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稷下黄老学派综合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等思想精髓,创造性地提出道法统一、因道全法、立公去私、任法而不躬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主张,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第四讲 稷下学与法家学说

    主讲人:张荣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管仲辅佐桓公实施改革,齐国富强;稷下学宫百家争鸣,思想融合,经荀子孕育了李斯和韩非两位法家代表人物;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利益与法律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策略三个层面剖析法家学说;法家的经验与教训。

    第五讲 孟子与稷下学宫

    主讲人:杨泽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孟子一生中第一次游历齐国,即到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特定背景影响了孟子的性善论的提出;孟子坚持性善论的主张,继承孔子仁学的路线,将仁落实在人性之上。

    第六讲 荀子与稷下学宫

    主讲人: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内容简介:荀子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荀子学派在稷下学宫“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荀子思想以儒学为本,博采百家为用的开放性思想体系,是具有认知精神的务实型新儒学。

    第七讲 稷下学与秦汉大统一

    主讲人: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稷下学因秦的统一面对新的历史形势;稷下学者代表的齐学曾受到执政集团尊重;汉武帝时代,稷下学风得到司马迁的高度肯定;《汉书·艺文志》将稷下学论著拆分入“道”“阴阳”“名”等家,稷下学学术史乐章终止。

    第八讲 稷下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

    主讲人:吴光(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

    内容简介:稷下文化精神的内涵;稷下文化的基本精神;稷下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

    第九讲 管仲与《管子》

    主讲人:巩曰国(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教授)

    内容简介:管仲的生平与思想;《管子》一书的编撰;《管子》的基本内容及《管子》的地位与影响;稷下学宫与《管子》的关系;《管子》的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十讲 稷下学与兵家

    主讲人:刘庆(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大校)

    内容简介:《管子》兵论的主要内容产生于战国中期以后,为稷下兵家所作;《管子》兵论广泛吸收了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精华,注重尚谋的同时更重视“势”;《管子》兵学丰富了齐国兵学的辩证法思想。

    第十一讲 《管子》市场理论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主讲人:耿振东(山西省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内容简介:《管子》强调政府介入市场,掌握供求、价格、货币之间的轻重关系,控制商品流通,“利出一孔”;《管子》政府干涉市场理论成为古代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方式。

    第十二讲 《管子》的治国理念及当代价值

    主讲人:张固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齐国稷下学者从管仲的治国实践和遗说中,总结出以人为本、以法治国两大治国理念,提出相应的制度性建设方案,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