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地方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全力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乌海,文化与旅游“双轮驱动”




 中国文化报 >  2015-09-2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力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佟国清(中)等有关领导参观展厅

    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签约仪式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  佟国清

    统一思想,增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

    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要求,这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带动就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行业之一,内蒙古文化旅游产业正在进入发展转型期和战略提升期。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差异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又能够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创意源泉和发展空间。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可以说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价值取向,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巨大的市场。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突出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创新融合和互动发展

    依托文化提升旅游品牌,立足旅游繁荣特色文化。要从建设文化强区和旅游强区的高度,实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

    一是开发利用好内蒙古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回归自然心态的出现与升温,草原文化旅游受到全国甚至世界的关注和热捧,提升和挖掘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为草原文化旅游发展的迫切需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坚持健康、文明、安全、环保的文化旅游休闲理念,大力支持精品艺术节目在中心城市、旅游景区的驻场演出;鼓励工艺美术、文化娱乐、文化休闲、文化创意、影视动漫等优势文化产业进入旅游产业;建设一批文化休闲街区、民俗特色村镇、文化旅游度假区;加强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开发便捷、舒适、健康的文化休闲空间,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的有效转化。

    二是加强宣传,推动草原文化“走出去”。近年来,内蒙古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丰富多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与国内、国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通过交流,广交朋友,增进共识,推动了合作。特别是一批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重要对外文化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内蒙古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增强了世界对草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度,传播了对外交流和友好合作的美好愿望,也使草原文化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让内蒙古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推广和宣传中华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手段。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文化的对外交流贸易,坚持文化与旅游并重,借助旅游宣传方式的立体感和鲜活性,往往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宣传草原文化的目的。

    三是创新手段,用项目、品牌和活动吸引游客“走进来”。以项目建设推动融合发展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实施重点文化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要抓好重点园区项目建设,对文化旅游区域发展、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旅游线路等重点项目,坚持集中布局、集约发展、集群带动,使重点项目、园区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先导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还要以举办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为依托,将文化和旅游充分融合,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项目,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在旅游产业中的传承应用,加快景区文化项目建设,培植骨干文化旅游企业,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内蒙古。

    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工作,前景广阔、任务艰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以更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为建设文化强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