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地方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带灯》:戏剧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风生水起萤虫路
萤光之火燎燃心原
以萤虫之光烛照人们心灵
蜡炬燃烧 悲泪自流
火焰向上 泪流向下
《带灯》的典型性




 中国文化报 >  2015-11-2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焰向上 泪流向下

    罗  松

    “我的命运就是佛桌边燃烧的红蜡,火焰向上,泪流向下。”——贾平凹小说《带灯》一书扉页题词。

    “你是天上颗颗星,你是佛前盏盏灯。带着光明飞行,燃烧着短暂一生。是否还有人记得你,萤火虫呀,萤火虫。”——徐小强改编自小说《带灯》的同名商洛花鼓剧中的唱词。

    这是一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气歌,这是一记敲响乡镇基层干部作风的警钟,这也是一曲充满悲悯情怀的乐曲。

    商洛花鼓现代剧《带灯》,在今年11月于苏州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上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人们无不为该剧对农村基层阴暗面赤裸裸的揭示,为乡镇女干部带灯对歪风邪气直抒胸臆的驳斥而感到震撼,同时更为她似佛前红烛燃烧自己却代人受过、遭人误解乃至身心重创而心酸落泪。

    “官小事多、权小责大”的乡镇干部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至于他们所承受的身心压力,也不被人更多关注。《带灯》的主创人员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创排了以农村“维稳”为题材的现代戏。该剧所反映的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政权机构,但其承担的任务却是非常重要的,基层强则根基稳。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带灯作为秦岭山区樱镇的一名乡镇干部,她如同针眼一般,要将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事件一条条穿好。她每天所接触的是农村不同阶层的群体样态:有老弱病残、孤儿寡母的贫困群体,有蛮横霸道、欺压百姓的土豪,有精于政策的代理上访者等。带灯既要为百姓的利益着想,又要维持基层社会的稳定,同时还要承受官僚作风的上级领导的处罚或降职。

    《带灯》与其他以农村基层干部为题材的剧目不同,它从最基层的政治生活切入,以佛教思想作为审美观照,从容游走于具象与意象之间,细腻深刻地展现人物在物质世界作用下的精神世界。

    “带灯”的名字意蕴深邃,象征黑暗中发光的萤火虫,剧中多次出现富有诗情画意的萤火虫景象,在“远方飞来小小的萤火虫,装点了田野照亮了夜空,啊萤火虫——”幕后深情幽婉的歌声中,带灯艺术形象的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作者将人物放在错综复杂的各种事件矛盾体中,让形象在冲突中锻造生出棱角,并赋予形象灵魂和血肉。带灯如萤火虫般拼命地燃烧和照亮,却微弱无力,只有将精神寄托于山风树谷、凄凉埙声和缥缈梦境,现实生活与灵魂世界对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努力完成对人的审美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富有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基层干部形象。

    《带灯》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戏剧作品的还有它深刻的批判精神。樱镇的现状是当下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缩影,该剧尖锐地反映了当代农村所存在的社会乱象、弊端、陋习,基层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处理各种事物的心态,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行状,被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舞台上。乡镇政府各层之间盘根错节,尤其是基层干部中很多人对民生的疾苦麻木不仁,丢掉了民本意识和服务意识。《带灯》在揭露的同时借主人公带灯之口传达出了百姓的呐喊和扛鼎之声,如“请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为了谁?依靠谁?你是谁?”振聋发聩,接地气,撼人心,引起人们对社会管理体制的深刻反思。

    虽然该剧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很多,但是在带灯身上让我们看到有一批干部与底层有觉悟的人民一起坚守道义良知。正如全剧结尾时,星星点点的萤火虫阵给黑暗带来了光明。是的,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力量发一点点光,就能汇成民族的希望。 (作者为《中国戏剧年鉴》常务副主编,著名戏剧评论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