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该书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都在指导着整个中医体系和中医学术的发展。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气象、历法、哲学、物候、农艺等各方面知识,以黄帝、岐伯问答形式记录。因受道家影响,所以倾向于养生学。此书的成书年代一直较有争议,后世学者认为,此书成书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因当时存有严重的崇古思想,所以冠名以“黄帝”,作者很可能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医家集合。其中,《黄帝内经》中对血液“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记载,比英国医生哈维1628年提出的血液循环理论早2000多年,“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也是我国最早的人体病理解剖的实际记录。
最早的医学分科
在周朝时,我们的祖先就具备了认识疾病的丰富知识,治疗方法也有很大进步。当时较为崇尚的医疗原则是不断地使身体吐故纳新,皮肤血脉就畅通无阻,精神正气自然会逐渐增加。周朝在医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源于在当时就已经建立好的医学分科和医事制度。
周朝把医学主要分作四科:食医、疾医、疡医、兽医。食医是专管饮食卫生的,研究一年四季中不同口味的饮食烹调;疾医是现在的内科医生,所有内科范围内的疾病都归于该类门下;疡医主治肿疡、溃疡、跌打损伤等,包括现在的外科和骨伤科;兽医专门治疗兽类疾病,和现代是一致的。
最早的医院
我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汉朝元始二年(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那年黄河一带发生旱灾,瘟疫流行,皇帝刘衎选了一座较大的屋子,设置并配备了许多医生和药物,免费给老百姓治病。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公立的临时时疫医院。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孝文帝曾在洛阳设立“别坊”,派遣了4个医生,购备了许多药物,凡是贫穷害病无力医疗的,都可以在这里就医,这可能是公立慈善医院的最初形式。到了唐朝,医院大都叫做“病坊”。开元二十年(734年)开始有了病坊的名称,这时的病坊大多设立在庙宇里,不仅在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有,其他各州也都有设立。
最早的国家药局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政府开始管理药物购销。熙宁九年(1076年),朝廷在京都汴梁开设太医局熟药所,又称卖药所,这是我国医药史上第一个以制作和出售成药为主的官办药局。药局出售成药以利民疾,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病家,且获利甚多,因此发展迅速。到崇宁二年(1103年)已增至7所,其中5所仍名熟药所,另两所改称为修和药所。政和四年(1114年)后,熟药所更名为医药惠民局,后者改称为医药和剂局。其时,药局除在京都发展外,还被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乃至边疆村寨。绍兴六年(1136年),南宋政府在都城临安建立了5所药局,绍兴十八年(1148年)改名为太平惠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