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公共阅读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清代的皇储制度及其演变
《中国城市儿童阅读情况调查报告》发布
北京朝阳区文化馆办音乐书籍收藏展
单向街书店成立公益基金会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曹无》出版
母亲的平凡生活
好书速递




 中国文化报 >  2016-07-19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书速递

《我们的中国》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历经多年遍访中国上古以来重要的城址、战场、祭祀遗迹等,在旅行日记和考察记的基础上,写作《我们的中国》。书中从禹贡九州,讲到周秦的两次大一统;从寻访孔子和秦始皇、汉武帝的足迹,到中国的山水形胜、岳镇海渎;最后还论述了20世纪中国革命的地理问题。经由此书,中国自上古以来的人文和精神世界,有了一个大地上的维度。

    (李零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6月出版)

    《大历史不会萎缩》

    历史学家黄仁宇及其提倡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本书搜集了其生前发表的多篇论文、演讲、访谈、时论等文章,是对他所提倡的“大历史观”的进一步阐释与研究上的具体应用,并在前版的基础上增补了《个人经验与历史》等数篇重要文章。作者从数百年前着眼,通过中外的历史对比,结合自身的经历,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历程,对其中的事件、人物进行了重新解释与评价,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视角。此外,作者还对古代、近代的部分人物与事件,乃至当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进行了重新阐释,展现了“大历史”在今时今日的意义。

    (【美】黄仁宇 著  中信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百年经济史笔记》

    中国的历史有多长,中国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几乎就有多长,直到晚清以降,中国的经济发展终于出现了变奏。本书试图梳理和探讨的正是中国步入近现代的历史过程中经济的发展与嬗变。作者采用经济史与企业史交叉进行,全面解读中国企业在“三千年未遇之变革”下的生存、发展、困局与解决之道。通过海量经济数据资料,量化不同时期的政策、环境对中国经济和社会造成的真实影响。同时,通过时间纵向与空间横向比较穿插,立体展现中国社会风貌。更为可贵的是,本书在宏观叙事中,也穿插记录了企业家在大时代变革中的命运。

    (苏小和 著  东方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电灯光》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的第11部诗集,主要收集的是他1995年获诺贝尔奖之后几年的作品。薄薄一本诗集几乎包括了所有诗歌体裁:抒情诗、哀歌、十四行、歌谣等,贯穿始终的主题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希尼用他一贯的个人视角,咀嚼生活中或喜悦或哀痛的片段,点点滴滴,亲切感人。在个人生活的坚实基础上,更把视野拓宽到政治现实和文学传统的广阔天地之间,在诗艺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开启了他晚期诗歌的新气象。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 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古书之爱》

    作者韦力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兼职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藏书家遗迹的考察与研究,是国内著名的古籍版本收藏家。他在本书中讲述了对古书收藏和20年来古书业的理解与认识,关于古书分类、拍卖、收藏等,书里既有经验之谈,又有好玩的故事,堪称了解古书和古书业的一个好看的读本。

    (韦力 著  中华书局2016年4月出版)

    《四季访书》

    钟芳玲曾出版《书店风景》、《书天堂》、《书店传奇》,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四季访书》是其第4部著作。作者走访“文人宅”,探访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美国传奇作家杰克·伦敦、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尤金·奥尼尔与约翰·斯坦贝克的故居与墓园,不仅介绍他们的人和书,还谈他们的忠实书迷与宠物。此外,作者还描写到她邂逅的一些美丽而又特别的书或书店——价值600万元的地图集、上了链条的中世纪神学书、英国皇家认证的尊贵书店、古意盎然的小巷中深藏的书摊等,纵然有些风景已不复存在,却成了令人追念的失乐园。

    (钟芳玲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