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文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文化周刊头版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黄庭坚与苏轼的笔墨心情
中西绘画比较
山水画者之修养
苏庚春的“善鉴”




 中国文化报 >  2016-11-1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西绘画比较

杨福音

    中西绘画如两山雄峙,各领风骚。

    西洋画从有、从宗教出发,乃社会生活之反映。客观,求真实,技术含量高,故为科学的。西洋画家多与数学家、物理学家交友,他们的作品常成为科学家研究、求证的对象。

    中国画从无、从玄学出发,乃人世风景之印象。主观,求意象,求物我同一,求物皆是我,甚至就连自己亦不知所以然,故为哲理的。中国画家常与文人、官人、闲人交友,抑或自己就是文人、官人、闲人。

    西洋画讲强烈、讲刺激、讲进取,以满足感官冲动。

    中国画讲平和、讲退隐、讲镜花水月、讲忘却痛苦,连同理想上进一并暂且放下,以求得失意心灵的慰藉。

    中国自宋代始,提出人品即画品,此为西洋画所无。如“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如“学书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举墨外,自有一种光明正大之慨”,如“操一艺以至神明者,必先抱卓绝一世之见”,如“未有品不高而能画者”,以此强调人之修养、强调人在画先。

    西洋画讲外光,讲客观对象在外光下色彩变化引起的视觉冲击。

    中国画不讲外光、讲光阴、讲浩浩阴阳移、讲悠悠千载、讲日长如小年、讲逝者如斯。因此,当中有对生命的感叹,是有情感的时空。故中国画地上无如影随形,水中舟船山石树木流云亦无倒影。

    西洋画画女人体,求肉感,求视觉快感。

    中国画画女人,不在画的对象,王顾左右而言他,只是对美好的寄托,抑或者就是画作者自己。

    西洋画是年轻的、当下的。

    中国画是年老的,传统的。中国画家靠修炼,靠大器晚成。中国画用笔苍老,老而润,老而媚,这是很高的评价,这是一辈子的功夫。中国画技法古已有之,代代相传,师傅领进门,笔笔讲来历,再讲只待作者天机发之。天机发之,便是创作。

    西洋画之材料,硬质的笔、布及油性的颜料,决定了作画的必然性,可反复涂抹修改塑造。

    中国画之材料、毛笔、生宣纸,及水性的墨与颜料,决定了作画的偶然性,一笔就是一笔,稳、准、狠,不可涂抹,不可修改。画错了,只能毁掉,另取一纸,从头再来。中国绘画的偶然性,恰好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创造性。因为一切创造均来自偶然。偶然性越大,创造的机会越多。

    西洋画重技术,故要进学校受专门训练。

    中国画讲方法,故拜师比进学校重要。更讲画外功夫,尤看重读书。读书的目的在增长心志、提升眼光,在超凡脱俗。真能脱俗之人,方可知道“好”究竟是回什么事。

    西洋画如春夏,如少年,蠢蠢欲动。

    中国画如秋冬,如淑女,静而悠闲。

    (作者为画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