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淼)11月1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2016秋冬演出季”新创小剧场话剧《长子》在京首演。该剧通过一个假戏真做的认亲故事,用批判色彩和人道主义精神,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该剧根据前苏联剧作家亚历山大·瓦连季诺维奇·万比洛夫创作,白嗣宏翻译,由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常頔执导,韩文亮、高发、李任、吴祯、吕静、李建鹏、张若尘、常蓝天等主演。亚历山大·瓦连季诺维奇·万比洛夫被称为“当代的契诃夫”,其戏剧创作继承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着重表现前苏联社会道德的课题著称。本次《长子》演出由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和俄罗斯著作权协会授权。
话剧《长子》讲述了两个在寒冬错过末班车的青年,阴差阳错闯入一个老乐师家,其中大学生布西金谎称是老人的长子,老人和一双儿女信以为真。布西金渐渐发现了老人孤寂的内心,并爱上了老人的女儿,最终决定留下来,成为老人真正的“长子”。
常頔认为,《长子》从表面上看,是写布西金假冒“长子”被信以为真的故事,但实际上透过父亲萨拉法诺夫的遭遇,写出了现代化生活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和隔阂,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当下现代人生活中面临的信任缺失的问题。“这部戏中暗含批判色彩和浓郁的人道主义。万比洛夫延续前辈们的创作风格,慧人识路地为我们打开了理解信任的一扇门。”常頔说。
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韩文亮在剧中饰演“长子”布西金,他坦言:“当所有的邻居都不接纳这对年轻人时,就有这么一扇大门打开了。主人公收获了从天而降的无与伦比的信任,并坚信‘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道德理想终会实现,信任与真情才是社会存在的纽带。”
在剧中饰演父亲萨拉法诺夫的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高发说:“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都不能坐下来交心谈话,反而是外来的陌生‘长子’以真情帮助父亲解决了家庭危机。这部戏从现代年轻人的眼光入手,着眼于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关注家庭危机中的敏感内容,深入探讨现代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世界,具有极强的人文关爱。”
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观众被细腻而真实的故事情节及直面信任缺失、关注家庭成长的主题所深深吸引,演出谢幕时,获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观众姜女士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长子’与父亲不是父子但胜似父子的关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剧中父亲亲吻儿子,并从心理上接受‘长子’时,让我思绪万千,笑中带泪。”观众李先生感慨:“演员们塑造的角色鲜明饱满,剧中细节设置贴近生活,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信任,我相信这部戏能激发更多的人来思考信任的重要性。”
据悉,该剧将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演出至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