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德国先生浮士德唱着中国京剧来到意大利
展现假戏真做的“父子”情
专家研讨中国舞蹈史研究60年
中国音协甘肃老区送艺术
京剧版《长征组歌》复排上演
菊影戏剧研究中心成立
北京·陕西曲艺优秀作品专场演出举办
儿童小说《向日葵中队》将搬上银幕




 中国文化报 >  2016-11-1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研讨中国舞蹈史研究60年

    本报讯  (记者张婷)为纪念中国舞蹈史研究6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于11月12日在京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主要包括成果展示和现场研讨两大环节,既总结了中国舞蹈史研究60年来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也为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之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期继续推动中国舞蹈史研究在理论与实践诸方面的稳步前行,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教育、创作”三足鼎立的发展定位。

    2016年,是“中国舞蹈史研究”的甲子之年。1956年10月,在吴晓邦和欧阳予倩的指导下,“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得以成立,由此开启了“中国舞蹈史研究”这项意义深远的文化构建工程。很快,《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等奠基性著作便相继问世,彭松、孙景琛、董锡玖、王克芬等第一代舞蹈史研究学者们白手起家,为中国舞蹈史研究事业的起步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此,中国舞蹈史研究作为一门重要的学问横空出世,并初具规模。

    1973年,我国专门的舞蹈史研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成立,对中国舞蹈史研究进行不断深入的开掘,先后推出了《舞蹈史论研究方法初探》、《中国舞蹈史》(5小本)、《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2卷)、《中国舞蹈文物图典》等近百部史学专著和史论文集,其中有多部译成多种外语和繁体字版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舞蹈史研究既是舞蹈研究所的开山项目,也是中国首个舞蹈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点的招生方向,30多年来,为中国舞蹈事业培养了大批的高端人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