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文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周刊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农村题材不该成为过去
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张扬文化的活力
抗日战争期间的黄宾虹及“咸道画学中兴”的提出
艺术书架
艺术书架




 中国文化报 >  2016-11-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陈传席

    书画用笔不可太实,太实则如其人,其易病者六:其一内涵不足,笔下少物;其二形呆体不灵;其三意不足;其四神不清;其五气不逸;其六质不扬。然则如何去太实之病?曰:惟以意会之,以意为之。或曰:“笔实无碍于雄壮强猛之状也。”余曰:“是则是也,然终乏于潇洒之姿也。前者,勇士也;后者,雅士也。所好者不同,则所取者异也。”其实诗文亦然,语太实则一览无余,无回思之地,无再品之味。

    凡事,改革太急太过,便会“胡来”。世事、政体、诗文、书画,皆然。过犹不及。书法至汉,改革已甚,有成者,有败者。由篆而隶,变已甚矣。篆书笔画圆而匀,故刻印者用之,谓之篆刻,无闻隶刻者也。盖隶有方圆粗细波折之变,不易奏刀。然其书甚美矣。吾国文字,以象形为基。篆书之“水”,犹有水波状,隶书之“水”,则无水之状也。篆书之“照”“热”“焦”等,其下为“火”,犹是“火”之状,隶书下则变为“灬”,而无火之状也。然而后世继之,书之颇便也。此变之甚且又成者。然,再变者,又作“鸟书”“虫书”“飞白书”,其时皆为高雅先进者,而今乃流为村头街巷卖艺者之俗趣也。此变之太过而败之者也。今之书法改革者察之鉴之,勿为过激耳。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