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峰
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面临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仅靠文本说教方式往往难以深入人心,积极探索一种亲近民生、贴近生活的公益理念传播方式显得尤有意义。“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以南国传统村落的“大榕树”情结作为创意,利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平台,通过举办阅读活动、文艺展示、亲子活动等将公益理念润物无声地带入市民的心灵,形成“小空间、大平台”的较好的社会公益文化效益。
广东东莞市长安镇自2013年就开始进行新型现代公共文化网格化服务建设,打造长安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型平台,在全镇地段好、位置佳、人流较多的地方选点建设“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建成蕴含“现代雅致、温馨诗意、开放自由”文化内涵的现代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点,每个玻璃书屋的文化服务点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其开展的纸质图书漂流、电子阅读、文学等内容的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了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跨越发展。
榕树作为南国独具特色的植物,自古以来就是人群自然集聚的地方和人们交流交往的公共空间,天然地使人产生亲切感,人们愿意去亲近和驻留。虽然榕树本身作为木材不太容易入料,似乎是不堪大用,但其却能为人们提供润养心灵的绿荫,乃无用之大用,而颇具哲理和诗意,与公益文化理念有共通之处。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而建。
以志愿团体作为管理主体
传递“责任担当”的公益动力
在榕树下文化空间的日常营运管理中,倡导长安市民自管自办的原则,所有文化服务都是由长安镇的文化志愿者或社会公益文艺团体来开展,镇文化部门只提供启动经费以及业务指导和活动监管工作。对于文化空间的管理,文化志愿服务队有完备的服务功能的组织架构,制定营运的规章制度、经费管理制度以及公益文化活动方案,独立做好策划、组织、营运等各层面的公益文化服务。
文化志愿者全权负责文化空间的日常管理维护,组织公益力量承担文化空间导览、整理捐赠图书、解说艺术展览、引导使用电子图书阅读机等日常文化公益服务,与一些社会公益团体合作,策划组织环保宣传、亲子绘本阅读文艺活动,引导家长、孩子组成兴趣小组、学习小组甚至是业余小文化社团。整个运营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承担公益文化服务、热衷奉献的理念。
以阅读活动
传递“互助友好”的公益导向
“图书漂流”公益阅读活动是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的主题活动之一,具体形式是主办方先利用官方的宣传渠道,以报纸、电视、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公益捐书宣传,号召社会公益团体、个人向文化空间捐赠闲置书籍,交由设立在文化空间的捐书处,让前来文化空间的市民朋友免费阅读。每个榕树下文化空间全天开放,长安镇市民可以在舒适雅致的环境中自由阅读。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可以自由淘换,带走继续阅读,给大家营造一种互助友好的公益阅读氛围。
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在进行静态化的公益阅读活动的同时,也开展活泼动态化的亲子公益活动,倡导家庭和睦友爱的氛围。文化空间管理团队与东莞萤火虫小书房合作,依托小书房儿童文学网的资源定期开展公益亲子阅读活动,以儿童绘本和儿童文学作品为载体,举办亲子绘本主题故事会、成长陪伴沙龙、亲子绘本剧、手工绘本DIY等活动,各个家庭分享亲子绘本阅读经验,向市民传递家庭快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用以增进家庭幸福及邻里关系和睦,展现“和睦友爱”公益理念。
以免费海量的电子阅读
传递“共同分享”的互联网公益时尚
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使用,大众的阅读习惯已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移动终端进行阅读。在每个榕树下文化空间里配置免费的Wifi和电子阅读机器,其中包括“超星数字图书馆”海量的电子图书资源,只需扫描相应图书的二维码,便可免费下载书籍到手机上进行阅读。在电子阅读推广方面,文化空间设立简单易懂的使用说明宣传板,并由文化志愿者负责解说电子图书的下载、阅读方法,让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都能感受到互联网共同分享的公益理念。
以身体力行的环保宣传活动
传递“爱护环境”的公益理念
长安榕树下文化空间与东莞慈济慈善基金会、长青公益服务队等社会公益团体,开展深度的互动合作,向公众推广环保公益理念,精心策划对市民较有吸引力的公益环保宣传活动,包括环保手语歌培训、环保主题舞蹈表演、分享公益环保视频感想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向市民朋友介绍实用于社区、家庭环境保护的内容,形成一种贴近日常生活的公共环保理念传递方式。
在长安镇,以榕树下文化空间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公益团体的带动下,开展凝聚、传播和实践公益正能量的活动,实现了公益理念由单纯的理念到具体行为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