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华
有一种半常绿灌木,向来以观赏果实为佳,名曰“忍冬”。其样貌先行一叙:主干表皮灰褐色,纵裂;小枝色灰白或黄褐,中空;叶如椿,卵状披针形,全缘,背面沿脉络有毛;花成对,并生于叶腋,先白后黄,有香气;果实红色、浆质,含扁小籽粒,过了冬天变黑,常用中药,“银翘解毒丸”主材料之一。经酷寒叶落,叶腋却萌新芽,新芽可以越冬。又名鹭鸶藤、鸳鸯藤,故而又简称“双花”。同属多具观赏性,北方常见的有北京忍冬、华北忍冬、金花忍冬等品种,市区公园、住宅小区及道路周边惯于种植。
钟情于它,因它起到经年绿化美化作用,尤其浆果,在众多观赏木当中,风神独具,红润、鲜亮。刚才未曾详讲,现在细说。
忍冬果儿长在叶腋,也是对着生。其大小,于北方人看来,仿佛红小豆;南方人,说它如“红豆生南国”的相思豆。外形可以这样说,但它的光泽、感觉上的弹力,那二者无法比得上。它滚圆,红亮,果皮呈现不可思议的光洁,若秀女可亲,若婴儿面可爱。它两两相依,单数时极少,多为四个一簇,组成了一个个“田”字,密密蓬蓬,满树竟是无数个红艳艳的“田”。有时我就想,它多么像红宝石耳钉儿啊,让买不起红宝石耳钉儿的女孩全能够美一美,该有多好!这处耳钉儿有的是,能戴多少人耳垂儿啊。叶儿落了,可是忍冬果儿不落,这又是忍冬果之淑。亭亭玉立在枝头,着了白雪,愈发显艳。风雪不能欺,岁寒不能瞒,它就那么施展俏丽给你看,久久保持着笑靥。
芽俏、叶俏、花俏、果俏,娇俊、亲咂,被家乡两名词人宋家骧和赵书平采集到了,分别作词。宋老爷子填了一阕《醉思凡·双花忍冬》:
黄芽白芽,金叉玉叉。簇里团雾流霞。许千家万家。珠瓜玉瓜,娇娃俊娃。雨挞风谑霜狎。俺亲它咂它。
赵书平填词为《菩萨蛮·忍冬吟趣》:
谁燃万点梅如火?谁悬一树相思果?艳艳沐寒云,探枝牵路人。女娃悄语叹,怯怯看不厌。蓦地笑回眸,为谁满面羞?
二位须眉咋的啦,咋按捺不住童心啦?当着忍冬面,均童心发作,把忍冬俏顽装进心里,融化在心里,我直可视为当今吟咏忍冬的“双璧”。
我当然喜欢他俩的词章,也当然喜欢观赏忍冬,可我遗留的心事需要敞开。
我揣度上了这款植物名称,为何不冠“天”、不冠“地”,不挂“金”、不许“银”,独置于“忍”?让我费思良久。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忍的首要意义是“忍耐、忍受”。我理解为被动承受。心上加了“刃”,怎由人不忍?这个字用于名称前置,意蕴深,分量很重。它不是光鲜、响亮、看来一时称雄的代名词,它拖曳着时间。我还感觉到,忍的里边有“沉郁”的意味,可“沉郁”又有别于“郁结”,忍时、沉郁时头脑是清醒的,是作思想漫游的。一时之意态,完全可以经自我调适,达到抒解。因为忍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理想,壮美前程。
忍冬是做到了的。它忍的冬里面,含巨量“兴奋剂”,它看得到自己的前途。严冬算什么?暂且忍一下,借此储备更多的锐气!它表面上是“忍”和“守”,实际为了更大幅的“挣开”和“进”!这就让我们联想到社会了,古往今来,由逆境走向成功的志士奇人有多少?人生“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好日子毕竟不多,“不如意事常八九”反而多了一些。做大事不可能一蹴而就,经受多种磨砺是必然的,“穷且益坚”,像忍冬一样不放弃希望才好。既然草木尚且抛洒英雄气,冬日里依然绽放光彩和明艳,那这面镜子就明示昭昭了:青年——尤其儿童,不光学耐寒的忍,更要学它在冬天里长芽的节!方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