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中原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透过文物展示历史
武秀之:音乐民族化的探路者
“全民诵读”唱出“文化好声音”
河南新春曲艺专场亮点多
新版豫剧《穆桂英挂帅》首演
中牟县群文生活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报 >  2017-02-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诵读”唱出“文化好声音”

    本报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

    近年来,各类诵读活动渐成洛阳市涧西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特别是涧西区图书馆、文化馆把诵读作为其常态化的工作,纳入了“两馆”的年度工作计划,图书馆的送图书到社区、读书讲座,文化馆的文化文艺演出、文化培训均与诵读活动紧密关联。而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洛阳市“全民诵读”项目的发起人张艳艳。

    身为洛阳市涧西区纪委驻文化体育旅游局纪检组组长,张艳艳挚爱并长期致力于文化艺术工作,曾多次获得国家级诵读大赛的奖项,并作为执行导演、主持人或主要演员参与世界邮展开幕式、2008奥运圣火传递仪式、“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大型庆典等的策划组织及演出活动等。

    为更好地为文化事业及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做贡献,2016年3月,张艳艳积极响应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普及全民艺术和全民诵读,倡导发起并依托网络新媒体建设“全民诵读”项目,引导群众参与开展线上、线下的诵读活动,用“互联网+文化”开辟了群文活动的崭新天地。

    “全民诵读”活动通过搭建“七大平台”,大力倡导全民诵读,感受文学之美,享受诗意生活,建立文化自信,共诵“文化好声音”。既深化了全民阅读活动,又激发了全民艺术活动的活力,创新了群文活动载体,引领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契合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需求。

    每天无论工作多忙,张艳艳都会诵读几首诗分享至微信公众号“全民诵读文化联盟”“张艳艳工作室”和微信、QQ群等自媒体平台中。她希望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广泛传播诵读作品,让民众利用手机终端随时随地收听诵读艺术作品,把碎片化的时间用到学习和阅读上来。

    “诵读”作为门槛低艺术性高的艺术种类,具有全民性,人人可开口,人人可朗读,既是“有声阅读”,同时又属艺术范畴,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专业性,是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全民艺术的有效落实载体,不仅形式多变,渗透性也极强。“诵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和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渗透力,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以及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全民诵读”就是利用诵读艺术这一特点,发动更多的居民、网民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

    如今“涧西区农民工诵读艺术团”“涧西区梦想诵读艺术团”“涧西区半边天诵读艺术团”等团体相继成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河南省内外各大院校知名专家和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也积极参与“全民诵读”活动,传授诵读知识。

    据张艳艳介绍,目前全民诵读文化联盟正在积极的筹备当中。未来全民诵读文化联盟将邀请专业人士组成一个“顾问团”,为提高诵读爱好者的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和师资保障,还将定期或不定期与“顾问团”的导师们开展对外交流。并邀请其他社会各界领军人物分享他们喜爱的诵读作品,用声音记录下他们的心路历程,将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