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周刊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端午安康@“六一”快乐
回 声 壁
“中国童画”
动画“中国学派”一甲子不忘初心
经典连环画第27届全国书博会受欢迎
中俄艺术家学术交流会在俄举行
墨香程门书画北京开展
“雕塑·空间”艺术展与奔驰服务技能大师赛启动
谢稚柳《秋浦雁影》亮相诚轩春拍
化建国水彩作品展在莞城举办
关山月美术馆儿童大展回归自然之境




 中国文化报 >  2017-06-0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 声 壁

    ■“我认为对‘素描’的不同认知或误解、曲解,是‘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一语造成灾难的主因。我们先得认识什么是素描?现在大家皆知凡生物必有基因,凡文化必有语文,凡语文必有文法,凡艺术必有绘画,凡有绘画必有素描。西方有绘画,便有西方式的素描。但许多人不承认,中国也有中国式的素描……素描就是画画的ABC,或叫‘基础’,或称‘入门’,也就是‘基本功’。其实素描不只是手的操作,而且是‘看’的方法,更是‘思考’的方法,指导如何‘看’……不同民族的艺术,不仅是工具、材料、方法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文化基因的差异……我们有中医、西医、中文、西文;怎么就没有中式素描西式素描呢?不论是drawing还是sketch,中文译为素描,中画的白描、双钩,我认为连皴法、线法甚至所谓笔墨,都是中式素描技法的一部份,合起来,便是堂堂正正的中国式的素描。”

    ——何怀硕说:“中国有‘中国式的素描’”

    【有或无,但不必“中国式”。】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蔡亮的《延安火炬》、陈逸飞的《攻打总统府》等优秀的历史画作品是公认的佳作,是国家和民族的财富,也是历史画的代表作品,值得学习。画历史画也必须借鉴西方经典名作的成功经验,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神领导人民》、席里柯的《美杜萨之筏》、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能给人以不少的启迪和帮助……画历史画,画家本人的个性不能体现得太多,关键是如何发挥画家对艺术的理解,让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向大众共同的审美语言靠拢。中国的历史画还是应该遵循国情,应该通俗易懂,不能让人费力地去猜测作者所要表现的东西。历史画就是画给老百姓看的。”

    ——潘鸿海说:“中国的历史画还是应该遵循国情”

    【艺术地遵循国情。】

    ■“基层博物馆专业人员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人员结构的不合理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基层博物馆一般都是事业单位,运行经费由财政承担,而经费的拨付却没有与博物馆的业务考评相挂钩,因而很多不是考古或历史专业的人都能进博物馆混日子,这些人大大挤占了专业人员的名额……面对博物馆畸形的人员结构,博物馆馆长们非常着急。在无法辞退有事业编制的‘老人’的情况下,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引进新人上,然而现实又让这些馆长们很无奈……一位市级博物馆馆长说,目前引进人才时,博物馆没有任何发言权,都由市里人事部门一手操办。笔试时,考题由人事部门出,题目以公共科目为主,占比不多的专业题又非常简单,根本无法体现博物馆所需人才的专业性。面试时,博物馆也参与不进来,都由人事部门负责面试。靠这种方式进来的人员,专业水准可想而知……”

    ——毛海峰撰文分析:“基层博物馆凸显专业人才缺失尴尬”

    【很尴尬,很没辙。】

    毕玺点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