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公共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传承文化梦想 点亮童心未来
“六一”现场体验人气高涨
量身定制 打造少年文化品牌资源
利用“大众美育馆” 提供少儿艺术普及资源
持续推进“传统文化+动漫”模式
依托“心声·音频馆”为视障青少年服务
加强合作与联动 提升服务效能
相关链接
1618P33




 中国文化报 >  2017-06-2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一”现场体验人气高涨

    小朋友们观看戏曲动漫

    问答互动环节中,小朋友们踊跃回答问题。

    小朋友们体验锣、铙钹等乐器

    在录音小主播体验区,小朋友们争相体验。

为了给小朋友们营造积极向上、欢乐活泼的节日氛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简称发展中心)精心策划了观看经典戏曲动漫、戏曲知识趣味问答、模仿戏曲唱念做打、制作戏曲脸谱、学化戏曲妆和经典诗词诵读录音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内容,为小朋友们送上了一份丰厚的节日礼物。

    在戏曲体验区,正在播放的戏曲动漫特别吸引人。戏曲动漫巧妙地运用现代动画的制作技术和表现手法来演绎传统戏曲,将戏曲艺术中的人物塑造、表演形式、音乐舞蹈有机地融入动画之中。当传统戏曲碰上时尚动漫,其感染力在现场便可见一斑。小朋友们时而被精心设计的故事桥段逗得开怀大笑,时而被戏曲华美的服饰、独特的唱念做打所吸引。桌子上摆放的各种戏曲乐器如鼓、锣、铙钹等也被“争抢”,有的小朋友在指导老师的示范下,还敲出了像样的节奏。对小朋友们来说比较陌生的髯口、戏曲妆容、戏曲脸谱等体验更受欢迎。他们围在桌子旁,新奇地看着戏曲老师为小朋友化妆。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个花脸、旦角都扮了起来,咿咿呀呀地唱上两句,还真有点儿像模像样。而在脸谱制作环节,连家长们都忍不住参与进来。他们先在做好的头部模板上用颜料上好各种角色的妆容,再用彩色绒球等粘出头饰。当脸谱制作完成时,他们还开心地举起来炫耀一番。

    在录音小主播体验区,吟诵古诗、清唱戏曲选段、讲故事……孩子们踊跃参与,纷纷施展出各自的才艺。面带微笑的柯景昱细声细气地讲述着《好猫咪咪》的故事,“老鼠怕猫,那是谣传……”说到开心处,自己都被逗得咯咯笑;戴着眼镜的张同学自信满满地唱着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令围观的家长们一致拍手叫好;临时组成搭档的两位小主持人,举着用纸卷成的话筒,“现场播报”着升旗仪式的庄严场面,俨然一副小小主播的派头……

    活动现场呈现出热闹非凡、欢乐活泼的节日气氛,小朋友们被每一个体验项目吸引着,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家长和老师们也纷纷对活动点赞,希望这样的活动多举办些。

    “诗韵戏乐享文化”现场体验活动的成功举办,拉开了发展中心今年开展的少儿数字文化系列服务活动的序幕。系列活动的举办是发展中心多年来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创新开展资源建设,多举措、多途径开展数字文化服务厚积薄发的体现,与近些年发展中心不断提高少年儿童资源建设的针对性与推广服务的互动性息息相关。

    与“六一”现场体验活动同时推进的,还有一系列线上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全网首发《诗词中国》等5个原创专题资源,启动大众美育馆第二届“小画笔·画世界”少年儿童图文创作网络征集活动,开展 “童声演绎、传承文化”——心声·音频馆“读给你听”系列音频网络征集等。该系列活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相继铺开,它面向青少年,特别是农村及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选取了孩子们易于接受的形式,对启迪少儿心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