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日 陈永祥
“瑶山有好水,好水酿好酒,五谷瓜箪酒,情系好朋友……”6月18日,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退休职工李湘萍大妈带着她的学生,一边唱着《敬宾朋》原生态瑶歌,一边跳长鼓舞。
10多年前,46岁的李湘萍因病退养。一次回老家时,她无意中得知长鼓舞受现代文化冲击,面临失传。作为瑶族后代的李湘萍觉得很可惜,在乡亲们的鼓励支持下,她决定学习长鼓舞。2005年1月,李湘萍拜江华“长鼓舞王”83岁的李根普为师,经过一年努力,她娴熟地掌握了32套长鼓舞套路。2008年,长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李湘萍的信心更足了。当年底,她冒着严寒到江华最偏远的高寒山区两岔河乡峻山村收集长鼓舞资料、学习原生态长鼓打法。后来,李湘萍又向第30代原生态长鼓舞传承人蒋丙莲,民间长鼓舞艺人冯茂林、盘上科学习100余套模拟动植物、模拟生产生活的长鼓舞动作。
2011年,李湘萍开办江华首个瑶族长鼓舞免费培训班,开班3天,报名参学人数达300多人。2012年5月,李湘萍牵头组建“神州瑶都尤棉歌鼓队”,开始以赛促传的模式推动瑶文化传承。她带领学员参加各类赛事、专场演出100余场次,经媒体报道,长鼓舞传播到各地,中南民族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慕名前来收集长鼓舞资料。
今年以来,江华推动学习长鼓舞,李湘萍主动走进长鼓舞教学队伍,推进长鼓舞的传承。“一辈子很短,要教更多的人学会长鼓舞,把长鼓舞推向世界。”李湘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