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让优秀中青年戏曲创作人才脱颖而出
收获与寄语
戏曲艺术高端人才培养的国家工程
东方绽放花千树
在这里,重新出发
努力攀登艺术高峰
让剧种传承更富活力
把人物作为服装的灵魂




 中国文化报 >  2017-06-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方绽放花千树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千人计划”编剧班班主任    谢柏梁

    暑来寒往,春华秋实,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与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首期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历经一年的集中学习、多元辅导与艺术实践,如今期满结业了。被业界戏称为“黄埔一期”的首期研修班一共129名学员,都是通过全国各省文化厅选拔上来、文化部艺术司与国戏择优录取的中青年才俊。四季轮回一瞬间,临别依依,国戏对这一批特殊的戏曲界学子悉心呵护、期待殷殷。

    感谢文化部振兴戏曲、首重人才的顶层设计。“千人计划”班的举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部与高校联合直接办班的作为,规划实施长达5年,惠及英才多达千人,且都是从全国各地层层选拔上来的,他们经过深造之后又回到原单位学以致用,可以说,“千人计划”是共兴剧目创作之盛举。

    感恩来自国内外为我们“千人计划”班学员授课的86位戏剧老师。一年来,从课堂上的谆谆教诲到手把手的具体指导,从促膝谈心到远程教学,老师们殚精竭虑,为学员们做人梯、指方向,感人的事例可歌可泣,不胜枚举。

    习志淦老先生多次感慨地说:“能有机会与这些正值中青年、有才干、有前途的学员们切磋戏曲艺术,既是我晚年之大幸,也是戏曲发展之幸事。”他在美国探亲时,每当想到一个教学的点子,也会及时地发给学员。姚金成老师与同学们讨论剧本《云上红梅》时,在人物设计过程中经常热泪潸潸,情不能已。魏明伦先生在讲学过程中与刘长瑜等师生彼此互动,激起了大家热烈的掌声。80岁高龄的罗锦鳞教授坚持授课,诲人不倦。黄在敏、朱维英、时白林、蓝玲、伊格尔、陆大卫、都文伟等人,从国内外赶到中国戏曲学院,为同学们精心授课,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感激“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他们在校期间,基本上是白天听讲座、晚上看戏、夜里讨论剧目,次日继续接受新一轮“头脑风暴”的洗礼。从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到国情与时事,从中国戏曲的现代化到百老汇音乐剧的启示,从基层院团进京演出剧目的得失到精品力作的审美与思考,这些探讨都使同学们受益匪浅。也有的同学戏称,在国戏学习的百余门课程,其系统完整和密集程度,堪称是一次文化知识与专业修为的“魔鬼式训练”。在回到院团后的艺术实践阶段,他们还与老师远程互动或者请老师去现场把关。正是在如此正规而严谨的训练之下,学员们才在剧目创作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就。编剧班的学员们上演的剧目多达60多部。

    可以用“东方绽放花千树”来形容高级研修班学员们的成就,也可以用“一入梨园深似海,从此万泉汇乡愁”来形容大家对学校的依恋。地处万泉寺的国戏,殷切期待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在顺利结业后的新的平台上振翼高飞,为戏曲的繁荣和祖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收获更多的佳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