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让优秀中青年戏曲创作人才脱颖而出
收获与寄语
戏曲艺术高端人才培养的国家工程
东方绽放花千树
在这里,重新出发
努力攀登艺术高峰
让剧种传承更富活力
把人物作为服装的灵魂




 中国文化报 >  2017-06-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这里,重新出发

   编剧班学员    李新华

    去年6月,广东省文化厅艺术处领导说要推荐我报名参加文化部主办的戏曲人才“千人计划”编剧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当时我心怀忐忑,没想到后来很快接到了录取通知。一个月后,在中国戏曲学院,我们编剧班30多位同学和导演、作曲、舞美班的同学构成了文化部戏曲人才培养“千人计划”班的第一期学员,正式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当我带着简单的行李坐上了呼啸北上的高铁,我突然觉得这一去将意味着一次重新出发。

    在为期一年的学习过程中,编剧班聆听了魏明伦、盛和煜、王仁杰、郑怀兴、习志淦、李莉等30多位国内知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的讲座,文化部艺术司还聘请了王仁杰、罗怀臻、陈亚先、姚金成、习志淦、龚应恬、韩枫、谢柏梁、颜全毅9位剧作家作为导师,分别对应指导学员,帮助学员修改、提高剧本。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文化部的直接领导下、艺术司和中国戏曲学院周密严谨的安排下进行的,成果非常明显。

    今年6月,研修班进入到第三阶段,也就是成果汇报阶段,编剧班班主任谢柏梁安排我收集整理全班同学一年来的创作成果。没想到,仅仅一年时间,全班32位同学创作了61部新剧目在全国各地上演,其中,大型作品49部,中小型作品12部;4部作品入选了文化部2016年度剧本扶持工程;5部作品获得了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扶持,3部作品成为中国文联年度文艺创作资助项目;17部作品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21部作品获得省、市级创作扶持。我作为编剧班的一员,独立创作的大型粤剧《杨翠喜》和历史话剧《铁血道钉》也分别在广东粤剧院、佛山艺术剧院首演,《铁血道钉》还先后入选了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和文化部2016年度剧本扶持工程。

    在一年的学习中,我们得到了授课老师以及导师直接、有效的指导,帮助我们打通了从文本到舞台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新创剧目上演、获奖。就我而言,我的剧本《杨翠喜》和《铁血道钉》就是在导师罗怀臻的精心指导下逐步提高的。如果没有这些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很多作品依然还停留在文本状态。可以说,在文化部的召集下,在中国戏曲学院,我们已经重新出发。

    未来的日子里,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我们一定会以更多、更好、更有时代意义、更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回报各位师长的培养与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