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木偶剧《嫦娥奔月》惊艳首都舞台
让木偶成为扬州的名片
六十年华丽转身
质朴大气的《嫦娥奔月》
木偶剧《嫦娥奔月》的造型手法
专家点评




 中国文化报 >  2017-08-0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木偶成为扬州的名片

    季培均

    7月16日、17日,江苏省木偶剧团(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连演了两场木偶剧《嫦娥奔月》,这是扬州市文艺院团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两场演出,座无虚席,现场气氛热烈,尤其是剧目接近尾声时,全场观众跟随童谣“月儿弯,月儿圆,夜夜浮游到天边。嫦娥姐姐月中住,播撒月光满人间”的节拍鼓掌致敬,我也如现场观众一样,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演出期间,江苏省木偶剧团还与国家大剧院意向签订3年合作协议,体现了扬州木偶的市场竞争力。这是传播扬州文化最好的方式之一,也是展示扬州形象最靓的一张名片。

    扬州市享有“木偶之乡”的美誉。扬州杖头木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艺术风格“刚柔并济、细腻传神”,方寸之地演绎万千气象,“不是真人,胜似真人”,被誉为“维扬一枝花,香飘海内外”,是江苏地方文艺的杰出代表。

    扬州木偶始终与扬州城市相伴相随、共同成长。江苏省木偶剧团可追溯到1957年,至今已有60年建团历史。60年来,扬州木偶创造了多个业界第一,受到了各方赞誉。1990年至1995年,扬州木偶赴日本展演,创下了国内木偶剧团与国外合作演出时间最长、观众最多的历史记录。1993年,木偶剧《琼花仙子》荣获第八届文华奖新剧目奖。2015年、2017年,全国杖头木偶制作人才培训班、杖头木偶表演人才培训班均在扬州举办。2016年,江苏省木偶剧团与阿根廷圣马丁大学合作编创的木偶剧《森林王子》首演,这是业界第一台与国外深度合作的剧目。此外,该团演绎的神话木偶剧《琼花仙子》、人偶同台的《白雪公主》及借鉴外国经典的《胡桃夹子》等精品剧目,以及木偶书画、水袖、长绸等绝技,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文艺精品不仅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更需要引领文化需要。“嫦娥奔月”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1981年江苏省木偶剧团就编创了京歌形式的木偶剧《嫦娥奔月》。此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木偶剧《嫦娥奔月》是在1981版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与老版相比,新版《嫦娥奔月》融入了全息投影、皮影、爵士乐等元素,剧情更加合理,语言更加精炼,节奏更加明快。这一系列的现代表达,让这部木偶剧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更能激发观众的兴趣。“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这是许多成年观众的观后感;“我要听嫦娥姐姐的故事”,成为了许多小观众的口头禅。

    艺术越磨越精。在两场演出之间,木偶剧《嫦娥奔月》专家座谈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剧立足于传统文化本体,演绎出了新的精彩,同时也给出了突出嫦娥形象、增加杖头木偶绝技等好的建议,为继续打磨该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城市发展、延续城市文脉的源头动力,在扬州木偶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履行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积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打磨出了一部部精品剧目,小小的木偶演绎了无限精彩,也让扬州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系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扬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