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探索,光明新区文化馆“小草音乐节”、“光明梦想秀”群众才艺大赛、粤剧艺术周等文化品牌已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文化馆进一步深化“惠民”理念,开设了常规性的品牌公益文化活动,让市民充分享受新区文化成果。
今年暑期一到,光明新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兼歌唱老师秦立蓉就为暑期公益文化艺术培训班开班忙碌起来。她的办公桌上堆积着厚厚一摞报名资料和表格。不少家长听说文化馆有免费文艺课程,纷纷把孩子送过来。
秦立蓉是推进“乐享艺术生活”光明新区文化馆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工作的骨干,也是新区市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观察者和亲历者。“2012年我们刚推出公益培训时,很多家长质疑消息的真实性。”秦立蓉说。但如今,在数年不断的努力下,这项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
“乐享艺术生活”面向市民长年开展音乐、舞蹈、书法、插花等艺术培训,2012年至今已举办了14期,学员涵盖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每年培训项目结束后,光明新区文化馆会组织参与艺术培训的学员们开展成果展演活动,实现群众“上舞台 展风采”的艺术梦想。
“每个人都有追求艺术的权利,公益培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学习、交流的平台。”从事公益培训3年有余的吴宏燕介绍。她先后教过成人形体、儿童拉丁等多门课程,而在光明新区文化馆,这样的公益培训项目已有50多个。
如今,走进光明新区,随处可闻琴声悠扬,翰墨飘香。这里除了每天上演精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外,文艺队伍建设也蓬勃发展。文化馆积极扶持优秀文艺人才在馆内创建了永和书社、青藤画社、中老年和谐舞蹈队、少儿合唱团、女童小组唱、鼓乐队、明月合唱团、智扬民乐团等馆办队伍,每周进行专业的艺术训练。如今,这些队伍已从光明新区逐步走向深圳,走向全国,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示新区风采。
在发展好馆办队伍的基础上,光明新区文化馆还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固定、免费的场所和设备,以吸引民间文化队伍进馆开展活动。每天早晚,交谊舞、健身舞、器乐表演……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文化馆广场上演。
“从‘门可罗雀’到‘供不应求’”,光明新区文化馆负责人刘俊华这样形容群众对基层文化生活的渴求。“‘乐享艺术生活’等系列文化项目,就是要引导市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真正从‘看客’转变为‘主角’。”刘俊华表示。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光明新区文化馆共开设公益培训课程500堂,举办广场活动160次,放映公益电影794场,服务市民群众30.105万人次,极大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