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让文化融入生活,贴近百姓
文化品牌接地气、承传统
公益活动将“惠民”落到实处
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链 接




 中国文化报 >  2017-08-15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链 接

文艺精品

    激活创作活力

    近年来,光明新区文化馆积极打造出一批原创艺术精品,激活了新区原创活力,增强了新区文化内涵。

    舞蹈《添丁祀》、歌曲《情暖深圳湾》分别荣获广东省2015年度群众文艺作品评选银奖、铜奖,女声三重唱《家在岭南》获得2016年度深圳市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2016年度深圳音乐工程十佳金曲、广东省2016年度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三等奖,目前已完成该作品音乐电视的拍摄。

    器乐合奏曲《莲山春晓》、三人舞《出将》、独舞《夜雨寄北时》等原创节目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原创歌曲《爱在这里的每一天》、小品《蛋·生》、快板书《告状》,正积极参加市级、省级赛事。

    “数字化”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光明新区文化馆与时俱进,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出发,以“数字化”为桥梁,为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特色、更具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光明新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平台于2014年正式上线后,关注人数3万余人,接受市民在线咨询消息近3000条。2016年9月15日,光明新区文化馆官网也正式上线,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为方便群众充分享受文化服务产品,除了日常宣传文化资讯外,群众还可通过文化馆网站、公众号,实现足不出户完成“公益培训报名”“演出门票免费抢”“线上活动参赛”“赛事投票”等操作,及时了解各项文化活动相关资讯。

    线上活动“360°随手拍”从2016年10月至今,共收到网络投稿1713幅作品,“光明梦想秀”群众才艺大赛开设在线投票“网络人气奖”及网络直播,“福利派”转发微信集赞抢电影票,公益培训与文艺演出等可网上考勤签到。官网及公众号的“互联网+文化”双轮驱动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点对点”公共文化服务难题,增强了互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