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绿彩?红绿彩,是在1200度高温烧造而成的白釉瓷上,用笔蘸取红、绿、黄等彩料勾画出纹饰,再入窑用800度左右的温度烧成。由于多以红绿两色勾画纹饰,所以俗称为红绿彩,也有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日本陶瓷界则称之为“宋赤绘”。
红绿彩一般以白釉为主要底色,洁白的釉面和大面积的红绿色彩相互映衬,绚丽斑斓、豪放热烈、大俗大雅、丰沛多姿。出土资料和考古发掘表明,红绿彩的创烧年代约在金代中后期,在元代仍有烧造,并延续至明初。这一观点已获得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最早的出土资料见于金代明昌七年(1196年),最晚的出土资料见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
红绿彩与八义窑
史料记载,近千年来,长治八义一直有“北方瓷都”之称。据考证,生产红绿彩的窑址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四省20余处。其中,时间最早、规模颇大、成就较高的是山西长治的八义窑。曾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的陶瓷专家冯先铭,在其《古陶瓷鉴真》专著中,评价八义窑烧制的红绿彩是我国最早的多彩瓷器,八义窑是红绿彩瓷器的诞生地和发源地,是世界彩色瓷器的鼻祖。我国瓷器鉴定专家耿宝昌有言,在景德镇瓷业发展史上,有不少装饰手法源自北方,而红绿彩的传入和使用,更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么,八义为什么会成为红绿彩瓷器的诞生地和发源地?
出长治市区南行30公里,有一个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千年古镇——长治县八义镇。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倚潜龙山,五峰逶迤;西靠圣皇岭,孤峰耸秀;南依鹞子山,葱茏横亘;北临淘清河,曲折蜿蜒。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铁品种多样,矸土质量上乘,陶瓷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此20公里的范围之内,广泛蕴藏着约5米厚的煤系高岭土岩,而且绝大多数直接裸露在地表之上,开采、运输、煅烧十分方便。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就开始烧制陶器,从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片来看,不仅彩陶纹饰富于变化,图案形象直观,而且描绘手法生动。殷商时期,这里就出现了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宋金时期,作为古代山西地区重要的民窑之一,长治八义窑发展成为一处大型红绿彩窑场。
《山西长治八义窑试掘报告》表明,该窑以烧制红绿彩瓷为主,也烧制质量上乘的黑画花或铁锈花及其他品种瓷器,是分布于长治县八义镇的八义、东山、南泉庄等村的宋金时期民用瓷窑。从宋金时期开始兴盛,一直延续到明清。
八义窑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官庶皆用其瓷器”的重要产瓷基地,烧制的红绿彩瓷不仅供应国内,而且远销海外。前些年在朝鲜海域曾打捞出一艘沉船,船舱内就装有八义窑烧制的瓷器,有的瓷器上还有“八义瓷器”的字样。如今,故宫博物院仍珍藏着一个八义窑烧制的红绿彩瓷大碗,山西省博物馆珍藏着一只八义窑烧制的黄绿黑彩色瓷虎枕,长治县文博馆也收藏有数件红绿彩瓷虎枕和小型佛像。平阳汾西县一座纪年砖墓前几年还出土过一件红绿彩碗,墓葬年代为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从烧造工艺和胎质、胎色看,也是长治八义窑的产品。翼城县元村元代晚期墓(至正六年,即1346年)也出土过长治八义窑烧制的红绿彩小瓷俑。
八义窑的艺术成就
红绿彩是长治八义窑区别于其他窑口的独特的产品。宋金时期,八义窑的红绿彩瓷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彩瓷,并大规模生产。八义窑烧制的红绿彩瓷器造型优美、色泽鲜艳、笔意豪放、特色鲜明,瓷器纹饰的主要部分,如花卉、鱼鸟,甚至吉祥文字语几乎全部用红彩绘出,绿彩则用作辅饰。且红绿彩除红如枣、绿似翠外,还有深浅不同的色阶。绘画风格上,线条流畅,釆用工笔兼写意或没骨法,浓翠红艳、独呈异彩。画面布局多用边线,采用折枝花草、禽鸟、开光、文字和两面夹彩技法。红绿彩瓷器在装饰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艺术技巧和艺术风格,展示出较高的艺术成就。
从目前的发现看,八义红绿彩瓷器的品种有白釉、白釉红绿彩、白釉黑花及黑釉四种。白釉红绿彩主要集中在东山村烧造。
总之,八义古瓷窑率先创烧出了一种装饰新颖的彩瓷——红绿彩瓷,开创了中国瓷器史上多彩瓷饰艺术的先河,谱就了釉上彩瓷永恒的经典。央视《国宝档案》曾这样评价八义窑红绿彩:“红绿彩瓷器的诞生,相当于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电视,是瓷器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创举。红绿彩瓷的出现,将中国乃至世界的瓷器带向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正如《山西省博物馆收藏文物精华》一书所述:“长治八义窑烧制的红绿彩瓷,色泽鲜艳,笔意豪放,充溢着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是瓷州窑系中的名贵品种,为后世五彩缤纷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千年窑火的传承
1965年,长治八义窑遗址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八义窑红绿彩制作技艺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李建平、李国珍二人也被评为红绿彩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长治县委、县政府,八义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传承历史非遗项目、开发历史文化产品、繁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李建平成立了山西长治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在八义窑故窑址的窑底基础上,建设占地面积60亩,主要包括八义窑文化博物馆、八义窑主题公园、传统瓷窑作坊和现代瓷器生产区的八义窑红绿彩陶瓷文化园。
公司广泛收罗散落在民间的设计、拉坯、铸模、绘画等彩瓷烧制的艺人、工匠重操旧业,并以高薪聘用、吸纳高等陶瓷艺术院校和陶瓷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指导。目前已经拥有了一支近百名实力雄厚、技艺超群的骨干团队,进行复原古品、研发新品、完善工艺、规范流程等工作,恢复发扬失传多年的红绿彩瓷制作技艺,使得具有千年历史的红绿彩瓷瑰宝重放光彩。烧制的仿古红绿彩盘、碗、瓶、枕等器型,具有极高的欣赏、研究和收藏价值,得到国内陶瓷爱好者及收藏家的青睐。
八义窑红绿彩瓷的成功再现,完全传承了红绿彩瓷烧制工艺上的二元烧制法(也叫后加彩)。目前,这里烧制的红绿彩瓷同历史上的产品相比,造型更加美、色彩尤为丰富;它充分利用了红、绿、黄三个主色的各个色阶。红色一般分为正红、枣红、浅红;绿色则分为翠绿、墨绿、深绿、浅绿;黄色可划分为金、明黄、浅黄。绘制出的红绿彩瓷佛像、人物以及儿童玩具、盘碗杯枕等生活用品之上的花鸟画,更给人以赏心悦目、体会生活的美好感受。红绿彩瓷上的装饰图案最多的是旋纹线,其次为回纹线、点、开光、莲瓣纹、反S纹、蕉叶纹、折枝花卉等,以折枝牡丹最多见,还有牵牛花、荷花、菊花等多种题材内容。三主色及延伸出的不同色阶,匠心独具,十分贴近生活,深得群众喜爱。与此同时,开发、烧制出纯黑色画、酱色画、酱褐色画,色浓则呈褐色,色淡则呈酱色,具有鲜明的立体感。由此,红绿彩瓷器既可成为不可多得的仿古艺术品,也可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的特色日用品,还能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张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