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术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艺 术
再创造,向同质化说“不”
别开生面,寻新求变
空中无痕 我已飞过
这令人沉醉的时代忧伤




 中国文化报 >  2017-08-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空中无痕 我已飞过
——评浙话话剧《再见徽因》

    话剧《再见徽因》剧照

    周  泉

    近日,由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出品、李伯男导演的话剧《再见徽因》亮相北京。其舞台极为简约,三道门框(一高两矮)竖立在圆形旋转舞台的周边,随着舞台的旋转不断地变换角度与剧情。可以是与女主角相关的三个人: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哲学教授金岳霖;可以是人生的三个阶段:飞扬的青春、激越的中年、无奈的逝去;也可以是三种场景:友爱的家庭、繁复的社会、清朗的校园;还可以是三种身份:女性、妻子、先生。在舞台左边入口的地方还有一道门,仿佛是一个整体的象征,是角色穿越生死之门,是戏剧虚拟与现实之门。

    人物自带传奇;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再见徽因》力图展现这个民国奇女子的三段生活:太太的客厅(北京)、流亡岁月(西南)、崭新的时代(北京)。无论是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还是作为诗人、建筑学家,任何一项都足以让人艳羡,名垂青史,而林徽因却将这些集于一身。这样的林徽因如何在舞台上呈现着实颇费周章。三段生活,贯穿的是三人之关系:与徐志摩之情、与梁思成之伴、与金岳霖之约,显示了人的丰富和深度。话题是从冰心的一篇小说《太太的客厅》开始,三人仿佛聊天般地朗读了小说片段。沙龙中走来一个新人物——初入文坛的萧乾,以他之口叙述了“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声名远播,与徐志摩惺惺相惜的无奈;与金岳霖暗藏心曲的怅然;与梁思成用一生来回答的答案。然而,徐志摩飞机失事,虽阴阳相隔,却魂魄归来,心灵对话,颇具诗意。“流亡岁月”苦中作乐,尤其是金岳霖,矢志不渝、理智相守、毫无芥蒂。最后迎来了“崭新的时代”,北平解放前,林徽因心心念念保卫古都免于战火,新中国成立后,她更是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古建的保护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新建筑的营建。然而造化弄人,前瞻者总是遭到后进者的耻笑,“50年后你们会后悔的”更像是绝望的控诉,留待后人评说。

    剧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徐志摩和年轻的林徽因。过去与现在、幽冥与现实,哪一个更真实,哪一个更梦幻?就像导演选择的这种方式,一方面是深入角色的体验和表演,模拟现实的写实风格;另一方面是行云流水的讲述,人物角色倏忽转换的表现。就在两者的交集中,完成了一次深深的叩问。

    再见徽因,语含双关。好像是再次见到这个风流人物;也好像是一次告别,伊人已逝,令人怀想。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就像她和徐志摩都崇拜的泰戈尔的名句:“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