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现代评剧《千里沃野》展现黑土地新农民精神风貌
一曲当代农民探路精神的礼赞
诗化意象的舞台表达
用诗化意象再现广阔沃野
用细节刻画人物




 中国文化报 >  2017-10-09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细节刻画人物
——我演薛燕的一点感受心得

    王向阳

    《千里沃野》是根据齐齐哈尔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的个人事迹创作而成的一出大型现代评剧。

    薛燕是当代新农民的一个代表,她与我之前塑造的《乾坤带》中的银屏公主、《风雪夜归人》中的玉春、《半江清澈半江红》中的冷云截然不同,除了她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外,更重要的是薛燕是新时期的新女性。她是一个行业的领头人,在她身上,既有一个创业者的勇敢执着,也有一个女人的柔软脆弱。尤其是在剧中并无明显矛盾冲突,更多的是人物之间思想观念碰撞的故事架构下,如何将这一人物的多重性格特质鲜明地刻画出来并立于舞台之上,是对我的挑战和考验。

    为了更贴近薛燕这个人物,我曾多次赴五常市兴隆乡新立村体验生活,看到了当今农村的喜人变化,也了解了村民对合作社的看法,女村支书付永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爽快干练,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深入各家各户为百姓排忧解难。体验生活期间,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干农活,我用心观察她的一举一动,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不放过,终于在她身上找到了塑造薛燕这个人物的灵感。

    演人物首先要分析人物。薛燕从小失去父母,是乡亲们把她拉扯大,是黑土地把她养育成人,她对这片土地、对乡亲们的感情是深沉且深厚的。因此,为了报答这份恩情,她选择学习农业,放弃了乡里的优越生活,回到了养育她的这片黑土地。然而,创业之路并不平坦,合作社遭遇亏损,丈夫的不理解、二叔的埋怨让她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合作社终于步入正轨,然而儿子突遇车祸身亡又给她带来沉重一击。为了不愧对乡亲们、不愧对养育她的黑土地,她强忍悲痛重新振作,坚强地站立起来。可以说,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当代女性的坚韧之美。

    为了更好地体现薛燕的亦刚亦柔,在创作这个角色时,从唱腔到表演,我尽可能用每一个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变化。在唱腔上,既体现“新派”特点,又不完全拘泥于“新派”,在表现她坚强果敢时清新明快、甜润俏丽,在表现她丧子之痛时则低回婉转、如泣如诉。在表演上,我让自己进入薛燕的角色世界,感受她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从人物内心出发,用心去体验,用情去塑造,用朴实自然、接地气的表演挖掘这个人物的性格特质,准确传达给观众,吸引观众入戏,使之真实可感、打动人心。

    角色创造是一个繁复且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演员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广闻博识、兼收并蓄,另一方面,更需要演员深入生活,了解当代人的情感诉求,在化用传统程式、表演技巧的基础上用心诠释人物,用情演绎人物,用细节刻画人物,赋予艺术形象以生命,使之富有艺术感召力和震撼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