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湖湘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湖南文化界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喜迎党的十九大
图片新闻
“放歌潇湘·流金岁月”再唱时代经典
专家为大型现代祁剧《无根树》“把脉”
湖湘摄影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摄影周
第三届桑植民歌节将办
创新发展推动益阳
文化工作上新台阶
改革创新促进
怀化文化繁荣发展




 中国文化报 >  2017-10-1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发展推动益阳
文化工作上新台阶

    中共益阳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益阳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团结带领全市文化工作者,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科学定位谋发展,开拓创新转作风,攻坚克难抓落实,力创特色树形象,文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与繁荣,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改革创新释放文化活力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益阳市文体广新局坚持创新机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了平稳过渡。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切实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强化功能,激发活力。出台了《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益阳花鼓大戏台”“周末花鼓戏剧场”“书香银城 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项目均已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2016年在“互联网+全民阅读”启动式中,首次尝试全程微直播,7万余人在线观看。

    惠民活动助力文化发展

    益阳市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出台了益阳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基层文化站点、信息资源共享、送戏下乡等惠民工程建设同步推进,黑茶博物馆、安化大剧院、陶澍文化广场等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全市1170个行政村已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91个,在建279个。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送戏下乡”“花鼓大戏台”等活动深入社区、乡镇,惠民乐民。文艺创作逐渐兴旺,《洪湖魂》《南越王》等剧本成功入围湖南省“剧本创作扶持工程”,廉政花鼓小剧《乡长打工》、跨界融合舞台剧《花鼓春秋》先后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歌曲《一曲新歌唱梅山》获2016年全国群众创作歌曲展评金奖,益阳大剧院开办了“周末花鼓剧场”,通过低票价、常态化运作,让市民每个周末都有戏看。

    交流合作推动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健康发展。茶马古道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15年,经专家团队实地考察遴选,确定安化为万里茶道重要节点,成为万里茶道(湖南段)申遗牵头单位;兔子山遗址获评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地域特色文化遗产数字展示系统”,成为全国地市级文化单位唯一列入国家首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的项目。益阳市与故宫博物院签订了《故宫博物院与益阳市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举办了“留住乡愁”益阳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此外,益阳市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目前,益阳非遗名录有4个国家项目、15个省级项目和省级传承人9名、市级传承人28名。

    依法监管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益阳市狠抓文化市场队伍建设,每年为执法人员和经营户举办培训班和法制讲座,宣传法律法规。加强了市场的日常巡查和市场监管,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重点加强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演出经营场所安全生产等情况的督导检查,坚决打击侵权盗版和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较好地维护了市场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项目落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益阳市制定了《益阳市“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描绘了发展蓝图,细化了发展措施和办法,确定了“十三五”期间益阳文化产业发展的57个重点项目。制定了《2016年益阳市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工作考核方案》,推动了益阳市文化产业招商工作的开展。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云梦方舟、安化茶马古道、茶乡花海文化生态园等一大批文化项目建成或动工,大力推动了益阳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