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湖湘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湖南文化界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喜迎党的十九大
图片新闻
“放歌潇湘·流金岁月”再唱时代经典
专家为大型现代祁剧《无根树》“把脉”
湖湘摄影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摄影周
第三届桑植民歌节将办
创新发展推动益阳
文化工作上新台阶
改革创新促进
怀化文化繁荣发展




 中国文化报 >  2017-10-19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创新促进
怀化文化繁荣发展

    中共怀化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

    5年来,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怀化市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丰硕。紧紧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目标,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坚持文化改革发展两手抓、事业产业两加强,怀化市文化在创新中繁荣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5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怀化市博物馆以及包括市艺术馆、市影视中心在内的“怀化湖天群众文化展演中心”计划于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怀化市53个县级文体基础设施项目将于明年完成建设任务;2769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今年将全面完成;怀化市每年放映公益电影4.6万余场次,送戏下乡达1000余场次。怀化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公共体育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积极举办各门类文体艺术培训和展览展演活动,大力实施免费开放,组织活动数量、接纳参加人数、服务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群众文化活动影响进一步扩大

    5年来,怀化市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文化下基层等春节系列活动、“欢乐潇湘、幸福怀化”系列大型群众文艺汇演、社区群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各县市区先后举办了中国侗族大戊梁歌会、中国·靖州杨梅节、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等节会文化活动,进一步打造了怀化市节会文化品牌。今年的侗族大戊梁歌会,共吸引湘黔桂三省(区)周边300余个村寨的群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共20余万人参加,盛况空前。

    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

    5年来,怀化文化产业实现提质提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从空白到遍地开花,市场主体持续壮大,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自2012年的26.61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50.03亿元。怀化市规模以上文化和娱乐业营业收入连续3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水平,怀化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总产值128亿元。怀化市初步形成集艺术雕刻、书画会展、民族服饰、创意设计、民族动漫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文艺创作推陈出新

    怀化浓郁多彩的民俗文化为文艺创作提供了灵感,洪江古商城、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侗文化村、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地笋村苗寨3个区域(单位)被评为首批湖南省文艺创作基地。5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麻阳县创作的戏曲剧本《泥巴县令》获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支持,怀化市新创重点音乐、舞蹈、杂技作品(节目)和新创小戏调查摸底工作已完成,涌现出《锹里花苗朵朵开》《爱在中国》《山歌唱出好生活》等新创作品。

    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

    5年来,怀化市完成了一大批国保、省保单位的修缮工程。截至目前,怀化市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去年,怀化市将非遗保护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美丽乡村·幸福家园”规划,各级各部门形成保护共识。实施整体性保护战略,设立怀化市侗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进怀化西南西北连片侗苗聚集区板块的通力合作、互通有无、抱团发展,进而带动怀化全域文化生态保护,让怀化的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怀化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4个、省级3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28人。侗乡合拢宴、中国侗族大戊梁歌会等50余项非遗惠民活动成为常态活动品牌。

    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

    去年,为整治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现象,在怀化市推行网络监控软件“文网卫士”,在城区同步推行网吧视频监控平台,网吧行业经营管理越来越规范。怀化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基本实现了“队伍无投诉、案件无诉讼、市场无事故”的目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