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戏剧让孩子们学会思考
建设研究展示传承巴文化的高地
首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
第四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大赛在京启动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受捐
反映日军侵华的珍贵史料
未来之城中国区总决赛在京落幕
天津博物馆推出“博物馆慕课课程”




 中国文化报 >  2017-12-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建言罗家坝遗址保护
建设研究展示传承巴文化的高地

    铜罍

    铜甗

    铜鼎

    铜豆

    高  泽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宣汉)”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相关专家围绕“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主题开展有针对性、深层次的学术研讨,共同探究巴文化内涵,揭开巴文明的神秘面纱。

    巴文化最重要的遗址

    罗家坝遗址位于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地处秦、楚、巴、蜀交界地,距今约5300-3000年,是四川省20世纪末所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巴人文化遗址,对研究川东地区巴文化早期居民建筑形制、结构提供了考古学依据。这里出土的巴蜀符号(文字)数量较多,为研究巴蜀文字提供了新的资料;出土青铜器纹饰复杂,国内少见,是东周时期巴人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代表;新石器时代遗存是目前发现的川东北地区序列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为丰富、连续堆积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助于对巴文化起源的探索。另外,根据罗家坝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器、墓葬形式、陪葬品规格判断,极有可能是巴王陵所在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星灿表示,罗家坝遗址中发现了包括生活居址、墓地在内的大量巴文化遗存,其中33号大墓出土的青铜礼器、兵器、陶器等珍贵文物为全面了解巴人、巴国和巴文化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和史料线索。

    “罗家坝遗址的发掘则是探索嘉陵江流域史前文化的一个转机和突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表示,罗家坝遗址出土的石器和陶器为研究嘉陵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性质、年代、序列、源流以及生产和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而在距今4500年前以罗家坝遗址出土的折肩深腹罐为代表的遗存,分布在整个嘉陵江流域并在周边的陕南、三峡和鄂西北地区也有发现。“这支文化的来源则可能与关中地区仰韶文化晚期相关考古学文化的演变有关,并在之后的商周时期可能发展为该地区的巴文化。”他说。

    进一步加强研究保护

    与会专家学者在会议通过的《宣汉共识》中呼吁:“宣汉地处巴文化的中心区域,今后应依托罗家坝遗址的考古发掘,深化巴文化的综合研究,加强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努力建设成为研究、展示和传承巴文化的高地,以推动宣汉地区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加强对罗家坝遗址的调查、发掘与保护,进一步补充遗址的丰富内涵,厘清遗址及其所属文化的发展序列、与周边文化的关系,做好已发现的巴蜀文字的整理与破译工作,推进多学科综合研究。”陈星灿表示。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炳清说,在巴国境内,晚期巴文化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是巴国各族群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尽管巴国各族群没有结成稳定的政治共同体或文化共同体,但从文化面貌和特征来看,还是文化的共相大于其殊相。

    “唯有对核心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和研究才能真正确认巴文化的内涵。”河南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孙英民认为研究巴文化的关键在于找到其核心遗址。“目前支撑罗家坝遗址公园的内容还比较少,需要更多的文化内涵加入其中。对遗址公园的规划应该建立在扎实的考古工作的基础上,需要做好长期的考古工作规划,进行有目的的大面积勘探工作。”他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茂林建议政府应尽快将罗家坝遗址进行立法保护,确保遗址本体和周边自然人文环境得到保护。“罗家坝的遗存十分重要,不仅要研究巴文化,也应该研究其更早期的文化底蕴。四川地区东巴西蜀差别的根源,可以从早期文化中去探寻。”他说。

    建设好遗址公园

    会议期间,宣汉县举行了罗家坝考古遗址公园与遗址博物馆建设启动仪式。

    “目前遗址公园建设算是开了好头,但最终挂牌要经受严格的审查,一定要将基础设施建设好,做好充分准备。”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认为,巴文化应该有多个来源,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兼容性的文化,其自身特点亦十分明显。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应该关注历史上时局的动态变化对文化变迁的影响。罗家坝遗址出土的一些器物上的纹饰应该加强研究,有些可能与西亚两河流域遗存有关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指出,M33出土数粒红色玛瑙珠,在中原地区这些玛瑙珠常与礼玉一起,似乎有理由推测该地区墓葬将来可能有礼玉出土。以M33的形制判断,应该属于贵族或高等级墓。“当下做文化遗产保护是为子孙后代着想,不建议进行大面积发掘。做好考古研究,让考古成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这是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说。

    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田静表示,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是要惠及民生。建设国家遗址公园,要按照评分标准来执行,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则需要注重学术性和展示效果。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要注意到哪些地方可以作为观赏的区域,提前进行现场保护。“希望相关专家将学术成果在立足学术严谨性的基础上编写成通俗读物,以便更好地宣传普及罗家坝遗址和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他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