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创富基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投融资

第3版
投融资
  标题导航
青年与音乐平台“共创”未来潮流
《创新中国》:人工智能焕活经典声音
江苏七都镇:小镇精致,人从容




 中国文化报 >  2018-01-27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七都镇:小镇精致,人从容

    鸟瞰太湖迷笛营(李乐为 摄)

    □□本报记者 李琤

    在国家住建部公示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中,全国31个省区市的276个镇入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因其国学和音乐特色入选其中。七都位于“吴头越尾”,文化兼具吴风越韵,而很多年轻人了解七都,大多是源于“迷笛音乐节”。这个2014年落户七都的户外音乐节,每年吸引着几十支国内外知名乐队前来演出,更有几万乐迷蜂拥而至,聚集在这个太湖边的小镇。

    近日,2018“金属战火”乐队大赛中国赛区启动发布会在七都镇太湖迷笛营举行,并宣布2018年度“金属战火”乐队大赛总决赛场地选址落定太湖迷笛营。今年,在太湖迷笛音乐节和“金属战火”乐队大赛的双重盛事下,七都特色音乐小镇的形象将再次鲜活地跃然于众人面前。

    国学和音乐在七都集聚

    七都,一座浮在水上的小镇,它西邻太湖,拥有23公里的太湖水岸线,将秀美太湖与诗意人居完美融合。

    七都镇开弦弓村本是吴江太湖边一个普通的乡村,因流经村里的小清河犹如一张拉满的弓弦而得名。1936年,社会学家费孝通与此地结缘,也让这个淳朴的小村庄成为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社会学圣地——江村。费孝通曾说:“初访江村是我一生学术道路上值得纪念的里程界标。从这里开始,我一直在这一方家乡的土地上吸收我生命的滋养,受用了一生。”而国学大师南怀瑾定居太湖畔,在七都结庐讲学,也给这座太湖小镇增添了国学底蕴。

    七都镇党委书记肖军认为,七都自身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软硬件平台。未来七都的发展将扩大国学文化内涵,对国学文化传播更侧重对大众的普及,同时要把国学与七都的社会学资源结合,通过“国学+社会学”模式,进一步打响七都的文化品牌。

    在七都镇,太湖迷笛营北依烟波浩渺的太湖,南邻黄浦江的源头太浦河,是一个占地面积800多亩的生态公园,基础设施完善,为迷笛音乐节的举办提供优质场地。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五一”都在此举办太湖迷笛音乐节,人数逐年翻番。

    随着南公堤、迷笛营、时习堂、轻旅驿等一系列文化创意项目落户在七都的太湖之滨,南太湖文化产业集聚区正在七都土地上加速成型。

    摇滚唱响七都品牌

    据了解,此次中国赛区的比赛由德国ICS演出公司主办、苏州迷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重型音乐》杂志联合承办,这个来自国际知名摇滚音乐节瓦肯旗下的品牌赛事也正式宣布启动了中国赛区报名,全国总决赛定于4月底在2018太湖迷笛音乐节现场举办,届时评选出的冠军乐队将在8月初代表中国参加在德国瓦肯音乐节现场举办的总决赛,与30多个国家的优胜乐队同台切磋并争夺全球总冠军。

    据肖军透露,自2014年迷笛音乐节驻扎七都镇以来,七都镇就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与音乐相关的话题中,5年间共迎接了数十万乐迷、艺术家、优秀音乐人和音乐创作团队的到来,迷笛已成为七都镇的一张文化名片。

    自从荣获“国家级特色小镇”的称号后,七都镇深化音乐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除了音乐节这个短时间内就能聚集数万人流的“大爆款”外,也正积极推进各类音乐项目活动的常态化,让本地的居民、企业真切地从音乐中获取乐趣并从中受惠,也让音乐这一元素每时每刻都与七都发生着联系。

    曾参加过瓦肯音乐节的北京迷笛演出有限公司CEO单蔚表示,七都镇和瓦肯小镇有许多相似之处,远离喧嚣市区,自然环境优美,常住人口少,历史上的许多知名音乐节也都优先选择这样的小镇作为举办地。太湖迷笛音乐节和瓦肯音乐节也有相似之处,目前太湖迷笛音乐节的规模和影响力放眼国内也是翘楚,迷笛承担了传播和挖掘优质音乐人的重任,为此迷笛将搭建更加专业和更有深度、广度的赛事平台,让更多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知道这个平台,满足他们的文化诉求,让他们走上舞台、走向国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