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琤
近日,台湾作家张德芬携手民营商业剧团至乐汇共同合作的戏剧《遇见·小食空》在京举办发布会,同时也拉开了2018至乐汇“一带一路,一戏一城”项目的序幕。在至乐汇创始人兼艺术总监孙恒海看来:“城市是有故事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戏剧。故事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欲望的绚丽,更是人文的传承,这里有每一代人的爱和希望。我们要感受每一座城市的温度,让城市愈来愈灵动和美好,这就是我们的城市戏剧计划。”
“看戏能疗伤”
城市是人的聚集地,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有许多故事值得珍藏纪念,以戏剧为载体是将其艺术化表达的最佳形式。
在制作出品27部戏剧,全国巡演超过50多座城市后,至乐汇发现,以戏剧为媒传播地方文化与人文特质可以突破局域限制,戏剧的商业化运作与传播使得文化载体更具多样性,戏剧与城市的沟通交流更趋平民化。“我们的作品均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质与文化内核,正是这些截然不同的人文群象引起了地方的关注,在各地的邀请下,至乐汇今年还将赴更多城市演出。”孙恒海说。
此次推出的《遇见·小食空》将故事定位在云南,讲述民宿食堂老板芬姐怀着一个秘密开了名为一个小食空的食堂,好心收留了踌躇满志的剧团老板老孙及成员阿杰和兔子。来往食堂的客人个个心事复杂而沉重。在芬姐秘制的无名汤的诱发以及剧团成员的推波助澜之下,一幕幕人性的纠结、两代的纷争以及夫妻间不可告人之事都浮出台面。
张德芬表示,《遇见·小食空》是以平凡人的困惑烦扰为典型,展示这个原生态与新观念碰撞共融的地区人们如何沟通化解,将传统和前卫、旧观念与新思潮达成统一,帮助更多人打开心扉、坦诚相待。
很多观众在看过首演之后纷纷表示,“《遇见·小食空》这部剧引导人们放慢节奏、静心思考,也许我们应该学会的是打开自己、释放自己。”“该剧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琢磨不透的剧情,只是将平凡生活中的困扰真实地演绎出来。”“看戏能疗伤。”
戏剧的疗伤功能与城市的“疗伤”功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春城昆明的暖、丽江的柔、洱海的澈,都让去过云南的游客在温情、自在和宽容的环境中解除压力、疗愈身心。
据介绍,《遇见·小食空》将于6月至9月启动全国巡演,将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重庆、南京、深圳等城市演出。
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每一座城市都需要一张戏剧名片”。至乐汇“一城一戏”计划为每座城市做一部戏,讲述城市的传奇故事,将有温度的人文与趣味展现给观众与游客,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至乐汇成立7年来,一直在尝试多种舞台剧风格,其创作的荒诞剧、音乐剧、喜剧都受到剧迷追捧。4年前,至乐汇根据张德芬原著《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改编的同名戏剧大获成功。本次合作,张德芬对至乐汇信心十足,创新话剧突破了戏剧表演形式,以戏为媒,与剧迷开启一场心灵疏导之旅。
孙恒海认为, 城市精神需要文化的长期积淀才能形成。一座城市想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通过直观精准的表达向世人展示独一无二的城市精神,人们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地去感悟,透过历史的、世俗的、商业的文化去品味,而能将这些表达融于一体的,正是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