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霞
5月18日,随着北京天桥印象博物馆的开业,天桥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博物馆。该博物馆以北京天桥为主题,全面展示天桥地区的历史沿革、景观风貌及悠久的历史文脉,是北京天桥演艺区完善天桥区域文化配套方面的重要举措,既传播和弘扬了天桥地域文化,又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天桥印象博物馆位于北纬路和天桥南大街交汇的市民广场地下展示空间,是天桥演艺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天桥演艺区形象展示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其启动建设前期,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就明确了“民俗博物馆+文创空间”的项目功能定位。整体规划定位以“彰显与传承天桥地域优秀文化”为核心,展陈空间划分为“序厅、天子之桥、文化之桥、百姓之桥、复兴之桥”五大板块,通过公益文化讲堂、文创产品设计与研发、天桥艺人技艺表演、非遗互动体验、书籍阅览及文化培训等多维运营,实现服务市民的公益文化传播,提升天桥演艺区文化配套升级,创新公益博物馆与市场化文创品牌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天桥印象博物馆以天桥历史文化发展传承为线索,通过现代的展陈手段和高科技互动项目,以天桥丰富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全面展示天桥地区的历史沿革、景观风貌及悠久的历史文脉,重点展示天桥地区重要人物、历史故事及文化遗存。
该博物馆以天桥历史为轴,在序厅区域,极具天桥地区风格特色的汉白玉石桥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踏入石桥,面向永定门,脚下是古代天子前往天坛及先农坛祭祀的御路,这浓重又不失新意的文化氛围,带领观众一步步走进天桥历史文化。进入“天子之桥”区域,探源天桥的历史与变迁,天桥曾是唯有天子仪仗才可穿行的天子之桥,故尊崇为“天桥”。天桥将皇家的威仪和风范延伸至南城,增添了南城的风华,也串联起左近的新景陈迹。走进“文化之桥”区域,古老而蕴藉的天桥也是一座文化之桥,曾经的碧水沟河、氤氲烟柳的景致成为不少文人雅士的流连佳处,增添了天桥一带的人文底蕴。步入“百姓之桥”区域,展现天子御路旁一个大众熟知和喜爱的百姓乐园正在潜滋暗长,曲艺百戏在此纷纷上演,江湖艺人在此代代传承,店铺商贩在此开张迎客,平民百姓在此消遣寻乐,共同构成了北京普通民众最鲜活生动的生活场景,勾勒出北京文化又一个生动的侧面。最后的展区是“复兴之桥”区域。改革开放以后,首都各界在开展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天桥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天桥演艺区的开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天桥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带动了天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天桥印象博物馆的文创空间,融合了历史、非遗、艺术、美学、民俗等多领域内容,结合本馆的公共阅读空间,常年举办亲子阅读互动体验、传统文化培训课程、非遗文化互动体验、西城友好城市文化交流、厂甸庙会市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多领域活动内容,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完善演艺区文化配套。通过对天桥各类文化的梳理、研究和传播,天桥印象博物馆传承弘扬了天桥传统文化,同时积极推动文创产品研发的创新发展,以市场化方式培育区域系列文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