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骁金龙
8月7日,在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田心村的乡村画室内,村民张清华正伏在长条案桌上专心画画,一枝墨梅在她笔下徐徐晕开,一旁的女儿倚在桌侧,目不转睛地看她作画。为了能更好照顾女儿,两年前,张清华从浏阳市区的花炮厂辞职回到家乡,成了当地“农民画师”中的一员。
位于湘赣边界的浏阳市小河乡三面环山,风景秀美,原本是一个以农业、林业为支柱产业的乡镇。2016年底,小河乡开辟“旅游+文化+扶贫”发展新模式,在村里开设乡村画室,邀请画师免费讲授绘画技术,并免费提供绘画场地和耗材,由相关公司统一销售绘画作品,农民画师计件领取工资,让画室产业成为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脱贫的新路径。
工作时间自由,无须资金投入,这样的工作吸引了大量村民加入其中。小河乡皇碑村的贫困户周观秀每天都要走几里路,然后坐上清早的公交车赶到村里的画室中,开始一天的“画师”工作。“我从来没想到,画画还可以成为我这样的农村家庭妇女的收入来源。”周观秀说,从今年4月起,她开始接受画师培训,一边学习一边作画。如今,她每天只需要工作6个小时,每月就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完成一幅画需要画轮廓、上色等6个步骤,农民画师各司其职,每人只负责其中一道工序,作画技术难度不大,经过短期培训,6个农民画师两个小时就能合作完成一幅精美的绘画作品。”小河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魏兆义说,根据小河乡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培训3个月期满后村民就可以获得1500元奖励补贴。
之所以毫无绘画基础的农民培训两三个月就可以熟练作画,是因为他们并非在进行国画创作,只需照着样本临摹即可。画室统一定制的宣纸上面有非常淡的山水轮廓,画师们各司其职,有人画山石,有人画树木花草,有人负责上色,就像流水线作业,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幅山水画。长期从小河乡农村画室收购作品的长沙艺彰画廊负责人练亿章说:“这些农民画师的作品谈不上是艺术创作,相当于是手工工艺品,但市场潜力非常大,我们收购的作品国内外均有销售,一般是用于家庭、酒店等场所的装饰。”
“目前,小河乡已开设乡村画室6家,共有近430人加入画室,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50余户,画师人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部分农户家还成立了家庭画室。”小河乡党委书记刘林志介绍,接下来,小河乡还将进一步扩大书画产业规模,邀请画家来开设工作室,并计划与高校合作,建设长株潭写生创作基地,打造一个集书画产业、创作写生、书画体验度假于一体的“体验休闲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