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泽
床榻类家具泛指各种卧具及部分大型坐具,这类家具专供睡眠、休息之用。床就属于比较典型的卧具,而有些坐、卧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器物,其造型特点与床相近的也归属在床榻类家具里。明清时期的床榻大体分为架子床、拔步床、罗汉床三种。
架子床
架子床因床上有顶架而得名。架子床的四角有立柱,床面两侧与后侧装有围栏,围栏常使用较小木块,以榫卯结构拼接成各式几何纹样,这样既坚固又美观。床的上端四面都装有横楣板,顶上有盖,俗称“承尘”。
有些架子床在正面床沿上会多安装两根立柱,两边各装方形栏板一块,名为“门围子”。正中是上床的门户,门户多为椭圆形的月洞门,有些工匠将架子床的正面用小木块拼成四合如意图案,组成大面积的棂子板以做装饰。
架子床的床屉共分两层,多用棕绳和藤皮编织而成。下层为棕屉,上层为席。通常席编为胡椒眼形,而棕屉的作用既能保护席,又能辅助席做承重之用。其实,这种架子床也有只采用棕屉作为床屉的,这种工艺是在架子床里沿起槽打眼,将棕屉面四边的绳头用竹楔镶入眼里,然后用木条盖住边槽。
床屉四面床牙多以浮雕螭、虎、龙等图案装饰,牙板之上采用高束腰做法,用矮柱分为数格。格中间安装镶嵌绦环板,装以浮雕鸟兽、花卉等纹饰。
拔步床
拔步床是一种造型奇特且实用性较强的床。工匠将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质平台上,平台的前沿较床的前沿长出许多,其平台四角设有立柱,按有围栏进行装饰。这种工艺使整个床向传统四合院一样分为几进,让拔步床显得庄重美观。
有些拔步床在围栏两边安窗,使床前形成一个廊子。廊子的内侧可放置桌、凳等小型家具,还可放置水盆等常用物品。在寒冷的冬日夜间也可将碳筐等取暖物品放置于此,让使用者可以更加舒适地休憩。这种带廊子的拔步床多在长江流域使用,由于我国南方昼夜温差不大,所以使用拔步床的不多。
罗汉床
罗汉床是专指左右及后侧装有围栏的一种床,经过五代和宋元时期的发展,形体由小变大,成为可供数人同坐的器物。由于体积的变大,使罗汉床具备了坐和卧的两种功能,经过演变工匠又在座面上加了围子,从而成为了现在的罗汉床。
罗汉床围栏多用小木块做榫拼接成各式几何纹样进行装饰,形制有大有小,人们通常把较大的称为罗汉床,较小的称为榻,又称“弥勒榻”。
罗汉床不仅可用作卧具,也可用作坐具。一般在罗汉床正中放置一个炕几,两边铺设坐垫、隐枕,陈设在客厅以做待客之用。罗汉床舒适美观,炕几在罗汉床上既能让人倚靠,又可陈放器物。因此,罗汉床是一种坐卧两用的家具。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架子床、拔步床由于体积较大,逐渐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历史上留存下来的精美床榻家具多在博物馆中展出或收藏者手中收藏。罗汉床由于实用美观、价值体积适中受到人们的青睐,至今依然在广泛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