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庄
明式家具素以造型简练、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做工精细、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木材坚硬、纹理优美的特点著称,与清式家具平分天下。事实上,明式家具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当时的文人审美和情感因素有很大关系。
制作和使用家具都带情感
制作工艺特点伴随着时代的变革发展,工艺程度的高低更加显得重要。人们生活的艺术精神需求是情感的重要表现。同时,人们想要得到居住条件的满足和使用家具的方便,家具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必不可少。一方面,家具的实用性表现在家具使用功能的满足上,这就是大小、宽窄、高度的尺度适中,以及榫卯工艺结构的牢实;另一方面,家具的观赏性表现在家具制作的造型优美、木质纹理顺畅、面和框架的平整,以及外观光滑与舒适上。
因此,古典家具由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情感艺术逐渐转化为带有感情的居室摆放艺术。由此可见,明式家具的款式设计、制作工艺、雕刻装饰以及选材用料无不深受文人情感和审美的影响,由此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人气质家具。
文人审美情趣对家具的影响
明代众多的文学家、戏曲家、诗人、画家、收藏家等著有大量有关家具的论著,如曹昭的《格古要论》、文震亨的《长物志》等,这些有关家具的论著与《鲁班经》的立足点迥然不同,并非着眼于研究家具的尺寸和形制,而是探讨家具的风格与审美,强调“雅”,宣扬和提倡家具的“古雅风”。
对于明代文人关于家居的论著,“古朴”和“精丽”是两个主要标准。“古朴”是崇尚远古先人的质朴之风,追求大自然本身的朴素无华;“精丽”是精工细作、精雕细琢、丽质天成而不矫揉造作。在这两种审美标准的影响下,明式家具在选材上提倡木材纹理的自然美,不论是桌案椅凳,还是箱橱床榻,都造型简练、不为装饰而装饰,充分显示出木材本身自然质朴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明代文人提倡“古朴”“古雅”的审美观有着直接关系。也可以说,明式家具的简练质朴风格是浸润着明代文人审美情趣的。
在做工上,明式家具提倡精细、秀丽、结构严密,每个榫和卯都契合紧密,每个图案雕刻都精美绝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文人的爱好影响家具的款式和形制
诸多明代文人论著告诉我们,文人的所好与所用推动着明式家具品种与形制等方面的发展。这些文人出于他们的爱好和功能要求,设计与倡导了众多新巧的家具,丰富了明式家具的品种和形制。
明代以前的家具,基本上只是生活用具(商周时作为等级象征的礼器、祭器除外),而到了明代,家具在具有使用价值的同时,更增强了观赏价值。这种情况不仅是明式家具本身的造型、线条、用材、装饰等浑然一体的质朴典雅之美,更有文人将书画艺术嵌入家具之中的一份情怀。家具上刻绘当代文化名人的诗画墨宝,可说是家具中的珍宝。这些文人书画与家具的结合,既增强了明式家具的观赏性,也提高了明式家具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