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腾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诵读节目在重庆市群星剧院落下帷幕,为期120天的“阅读之星”——重庆市民诵读大赛圆满收官。大赛期间,全市各行各业5万余名选手、10万余份音频参赛,覆盖38个区县的50万人在线观看,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重庆文化发展的新成果。
近年来,重庆图书馆围绕“推进全民阅读 共建书香重庆”目标,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协调各方力量,注重活动策划,加强氛围营造,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成效不断显现,引领全市全民阅读蓬勃开展,大力助推“书香重庆”建设。
“阅读之星”唱响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
“选手们表现相当专业,声情并茂,让我不自觉地就沉浸在他们诵读的内容中。”观众刘忠说。
据了解,2018年“阅读之星”——重庆市民诵读大赛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重庆图书馆承办,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宣传部和文化委员会协办,各区县图书馆积极参与。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民诵读献礼新时代”为主题,在重庆全域掀起阅读热浪潮,扬起诵读声。
大赛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市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参赛选手年龄覆盖面广、行业分布多,有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也有精神矍铄的老年人群,有热爱阅读的普通民众,也有字正腔圆的专业人士。选手们饱含深情诵读经典诗文,生动展现阅读魅力,用声音的力量激发大众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据悉,此次大赛参赛作品题材新颖、内容丰富,有《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礼赞》《西线兵影》等描绘改革开放40年发展图景的作品,有《故乡》《请你忘了我》等讲述平凡生活中不凡经历的作品,也有《时代的英雄》《归来吧,雪峰》等歌颂时代楷模不朽精神的作品……
重庆图书馆副馆长张冰梅说:“大赛旨在让阅读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满足市民对美好阅读的向往。此次活动对推进全市全民阅读活动、塑造城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着重要作用”。众多市民参与到活动中来,唱响时代赞歌、表达心中渴望、享受阅读快乐,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品牌活动
引领市民文化生活新风尚
2018年“阅读之星”——重庆市民诵读大赛是一场面向全体市民免费开放的诵读活动,也是全民阅读推广主题活动之一。
近年来,重庆图书馆注重强化品牌引领,以培育特色品牌的方式深入开展引领全民阅读工作。重庆图书馆牵头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暨重庆读书月活动,并积极协调书店、出版社、国有企业、社会单位等机构,做好活动项目申报、现场服务、综合协调等工作,将阅读场所搬到了商圈,通过图书展阅、品牌活动、新载体体验等方式,实现全民阅读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将全市254项活动进行统一整合;重庆图书馆依托其杨武能著译文献馆,打造大型亲子主题活动“格林童话之夜”,以舞台剧、3D体验、角色扮演等多维手段精心还原书中的童话场景,重温世界经典童话,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另外,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理念的“行走的图书”,与38个区县公共图书馆一同走进商场、邮局、社区、文化场馆、车站等场地,让广大市民重拾纸质书籍的阅读乐趣,并建立了国内首个图书馆机场分馆,打造了一张富有重庆特色的书香名片。
重庆图书馆还致力于特殊群体阅读服务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发起“书香筑梦乡村行”活动,走进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丰都县三建乡等贫困乡镇,并联动各区县文化委、图书馆,通过接力的方式在重庆市各区县、各乡镇陆续推进全民阅读,更多地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着力打造“蒲公英梦想书屋”品牌,携手全市公共图书馆建立了35所蒲公英梦想书屋,持续关注、积极改善留守儿童阅读现状;举办“常青e路幸福夕阳”老年人数字阅读及使用智能手机系列培训,提升老年人的信息素养,缩小不同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差异。
据介绍,重庆图书馆今年共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服务活动千余场,服务读者逾200万人次。
重庆图书馆馆长任竞说:“随着图书馆借阅服务的优化升级和品牌阅读活动的精心打造,重庆市民享受到了更多样、更便捷、更高效的阅读服务,弘扬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阅读有效开展,营造浓厚的书香阅读氛围”。
多措并举
开创全民阅读工作新局面
公共图书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阅读的主阵地。重庆图书馆既是全民阅读工作的推广者,也是实践者,对于全市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源优势、技术支撑、内容供给等方面着手打造,更好地发挥重庆图书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近年来,重庆图书馆加强统筹规划,实现全民阅读全民参与。形成政府倡导、专家指引、社会推动、媒体支持、基层参与的全方位、立体式工作机制,全力打造“书香重庆”品牌模式。依托重庆图书馆主阵地,联合全市相关单位、区县公共图书馆等,实现无门槛的参与模式,打造集文化沙龙、亲子阅读、展览讲座为一体的阅读品牌活动,依托纸质、网络、广电和新媒体等阅读推广平台,造就和培育一批优质品牌阅读活动,拓展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切实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落到实处。
同时,重庆图书馆狠抓网络建设,构建便捷的全民阅读体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图书馆+”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打造高效快捷的全民阅读体系。近年来,重庆图书馆致力于“智慧重图”的建设,除在馆内引入先进的阅读、借还设备,还建立大数据平台,展开深度业务数据分析,为读者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阅读服务;推出24小时自助借还书柜、24小时城市书房,以及依托移动互联网、微信、支付宝以及便捷的邮政物流系统实现“线上点单,线下配送”,打造“重图到家”的图书借阅服务,让阅读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首创“馆院合作”,与两江知识产权法庭共建重庆图书馆知识产权法律分馆,扩大服务辐射范围;加强“馆馆合作”,与重庆科技馆开展科技游园会和历史人文讲座活动;升级“馆店合作”,实现读者“你阅读我买单”的惠民服务;与话剧院合作,打造重庆首个专业儿童剧场,大幅提升广大群众文化获得感。
此外,重庆图书馆不断丰富内容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将“推动、引领、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的带动作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依托阵地优势开展各类特色阅读活动,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向纵深推进。利用8万余册少儿图书资源、1万余册少儿数字资源,开发了适合少儿心理发展的快乐阅读体验课程,打造一个翻转式课堂,让孩子们在玩耍中体验阅读的乐趣。截至目前,快乐阅读体验课程已在重庆市内40所小学成功开展,服务学生上万人次;作为中国两个最早的联合国文献寄存馆之一,重庆图书馆利用丰富的联合国文献优势,成功举办了多届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成为中国首家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公共图书馆;针对视障儿童推出全国首批“自制盲文绘本”,帮助盲童享受阅读乐趣,其中“点亮心灵之窗开启美好人生——重庆市视障人群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曾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红绿熊心阅读——视障儿童阅读关爱行动”获第三届大赛的银奖。重庆图书馆依托自身优势资源,进一步扩大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影响力,着力提供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市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重庆图书馆一直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前行,努力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宣传使命任务。”任竞说。
(本文文图由重庆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