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我们的节日·春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我们的节日·春节”特刊
  标题导航
天气虽冷,年味儿渐浓,人心愈暖
将温暖和感动留在群众心田
寒风中,心很暖
送来的不仅有书,还有希望
在孩子心中埋下“悦读”的种子




 中国文化报 >  2019-02-0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 西
将温暖和感动留在群众心田

    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也没有比群众满意更好的鼓励……”在2019年新年序幕拉开之际,2019西安市群文系统文艺小分队组建成立。于是,顶着寒冷的西北风,行进在积雪的道路上,穿着单薄的演出服冻得瑟瑟发抖,便成了文艺小分队成员的家常便饭。然而,一旦登台,所有的艰辛付出都成了精彩演出的前奏,因为台下一张张期盼的笑脸和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便是最好的肯定和回报。春节前夕,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组织群文工作者、文艺志愿者组建起来的服务队伍已相继走进西安周至县、高陵区、蓝田县、阎良区、长安区等偏远县区,让数以万计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优质的文化服务。

    “2019西安市群文系统文艺小分队走基层活动由文艺演出、义写春联、基层新春文艺辅导等内容构成。”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白利群说,除了为广大群众早早送上新春祝福外,文艺小分队走基层更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精准扶贫,让广大城乡群众共享文化惠民成果。

    为了让更多群众能观看到精彩的文艺表演,文艺小分队基本都在空旷的广场上搭台表演。他们用坚强的毅力和火焰般的热情驱走了三九严寒,用极富感召力的作品鼓舞大伙儿脱贫致富、建设美丽家园,在给基层群众留下沉甸甸“文化年货”的同时,也把小分队成员尽职尽责的态度和热情留在大家心中。

    路亚琴是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琴韵艺术团的一名舞蹈演员,今年64岁。在蓝田县演出时,气温骤降,只有零下7度。她在完成第一天的演出任务后便得了重感冒,但这未能让她退出后续演出,她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小分队成员的付出精神。

    刘瑶是西安市群众艺术馆活动部副主任,在此次走基层活动中承担着下乡演出、下基层辅导等多项工作。其实,她还是一位“新晋妈妈”,她的女儿才1岁。春节前夕,她带领馆内的原创舞蹈《泥屐·帕》参加陕西省电视台春晚的录制。录制当晚,孩子高烧至39度,家人为了让她安心工作,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她。直到录制结束,她才奔向医院。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刘瑶流下心疼的泪水。然而翌日清晨,她又回到工作岗位,因为她编导的两个节目需要参加联排。一连三天,刘瑶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更让她自责的是,全家人对她没有一句埋怨,有的全是理解和支持,因为大家都明白群文工作事关百姓。

    周海洋是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的业务干部,承担着节目辅导、指导排练等工作。为了拿出高质量的节目,周海洋不厌其烦一遍遍对节目进行调整和提升。也因此,他嗓子失声,即便如此,他仍坚持用心修改,让节目完美呈现。

    此外,义写春联作为今年小分队走基层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多年来坚持开展的一项春节文化活动。近期,除了在曙兴村给贫困户写春联外,小分队还在西安市区和高陵区、阎良区、长安区等地举办了多场义务写春联活动。

    春节期间,在西安市文广新局的指导下,西安市群文系统文艺小分队一场又一场的走基层、送温暖活动还将继续精彩绽放,纵然辛苦劳累,但“群文人”的身份容不得他们有丝毫懈怠,因为他们要在老百姓最重视、最喜庆的节日——春节,让更多群众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