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翟群)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3月29日在北京揭晓。广东英德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榜上有名。
据介绍,这些入选项目涉及年代跨度长,从石器时代到近代;覆盖地域广泛;涉及居住遗址、城址、墓葬等多种类型,许多发现对丰富和研究中华文明史起到了重要补充作用。其中,广东英德青塘遗址为破译旧大陆东部现代人出现与扩散、东亚与东南亚史前文化交流等前沿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证据的重大发现,将人类对煤的使用历史上推千余年;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核心区的多座人工台城及其构建的规整院落,可视为中国最早宫殿或宗庙建筑的雏形;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寺院,被认为可能是唐代僧人鉴真第六次东渡的起点;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是目前唯一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且位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崇礼赛区,为冬奥会增添了历史文化内涵;经远舰的发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海军发展史和世界海战史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2018年国家文物局共批准955项考古发掘,其中212项是主动考古发掘(包括21个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实习)。2018年度评选活动向84家考古机构和136名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发出选票,最终推荐20项重要考古发现作为初评项目。“这些发现中不少是‘考古中国’项目的新成果,有的是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的重要考古新发现,有些是在被犯罪分子盗掘后进行的抢救性发现,还有一些是考古学家长期坚持、不断探寻的新成果、新进展。”宋新潮说。
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创办于1990年,至今已举办29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