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评 论
  标题导航
“世界瑶都”更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浙江松阳:“豺虎”进学堂
图片新闻
地方戏不妨在景区“住下来”
《数字文化馆资源与技术基本要求》列入国家标准计划




 中国文化报 >  2019-04-19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瑶都”更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六段村茶田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宾  阳   李志雄

    “世界瑶都”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瑶族支系最多、瑶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县。但长期以来,守着绿水青山的金秀人却过着贫穷的日子。2015年末,金秀有贫困村28个、贫困人口3.3万人,贫困发生率24.4%。

    近年来,这个地处大瑶山偏远山区的自治县,通过“规划大空间、实施大项目”和“要素大配套、服务大提升”,不断丰富特色旅游产品,打响旅游新品牌,融合催生新业态,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扶贫攻坚成效显著。2016年至2018年,全县近4000人实现脱贫。

    金秀以发展旅游为突破口,推出一系列扶贫政策,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发展,更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长垌乡平道村古占屯处于“莲花山—圣堂山”精品旅游线路上,古占屯利用特色优势,着力打造具有特色民俗文化的旅游村寨,发展特色民宿和乡村旅游,先后被评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依托旅游业,村民摘掉了贫困帽,过上了好日子。

    金秀镇六段村种茶面积2800亩,人均2.4亩,因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六段村也一改贫困面貌,小村庄生机勃勃,不少游客前往体验采茶、制茶。每年二三月游客较少时,六段村党支部便发动群众在滴水屯、新安屯连片种植300多亩油菜花,游客来后,村民摆起长桌宴,推出瑶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游客多的时候,每天能有一两千元的收入。”六段村村民汪云玉说。

    从2013年起,丰富多彩的瑶族民俗文化和乡村生态景观催热了金秀的民宿旅游。大山深处,一批独具特色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展势头迅猛,逐渐成为推动金秀全域旅游的新动力。

    圣堂山脚下的金秀六巷乡大岭村是花篮瑶、盘瑶、山子瑶3个瑶族支系的聚居地,村里世世代代居住的房子保留了黄泥墙、木板楼、青瓦顶的瑶居特色。当地人没想到的是,这些看来很土很普通的房子,却给村里带来了发展的希望。广西上宾旅游文化发展公司陆续投入3500万元开发“瑶天下”生态民宿项目,对旧瑶寨进行改造,以瑶族建筑风格为主,结合独特的山林地貌,配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营造出多姿多彩的瑶寨风情。“没想到自家破旧的老宅变得那么美,改造成民宿后还有可观的收入,真是太高兴了。”村民蒋桂合说。

    2016年以来,金秀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民宿经营企业,打造民宿旅游品牌。在旅游资源突出的金秀镇、忠良乡、长垌乡、六巷乡选点布局,云山阁、瑶天下、圣堂闲居、瑶家庄等瑶族风格鲜明的民宿先后建成营业。目前,全县有民宿42家,共640间客房、1108张床位,民宿成为金秀旅游的新亮点。

    经过几年探索,金秀旅游扶贫已形成了多种值得推广的模式。如以美村、孟村、溶洞等乡村休闲农业旅游为典型的“亦旅亦农发展模式”;以圣堂山、莲花山等精品景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屯旅游发展的“景区辐射推动模式”;以古占屯民俗旅游为典型的“易地搬迁模式”等。2016年,金秀被评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同年11月,又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7.43万人次,同比增长29.9%;旅游总消费47.95亿元,同比增长36.9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