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爱国情 奋斗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 闻

第3版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标题导航
刘瑜明:
永远的扶贫工作队长
王虎林:守护太行梯田的“毛驴骑士”
李艺屏:做一个艺术赶路人
张培培:扎根新疆唱豫剧
高天:
宣传沂蒙精神的“蒲公英”




 中国文化报 >  2019-05-0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虎林:守护太行梯田的“毛驴骑士”

    “毛驴骑士”王虎林

    本报驻河北记者  李秋云

    今年三十出头的王虎林是河北省涉县王金庄的名人,从身体残疾到自主创业,从做电商卖小米到承包干快递,这个身残志坚的小伙儿“涅槃重生”,不仅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还带领乡亲们一起奔小康。

    由于之前的王金庄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毛驴成为王金庄人最亲密的伙伴,王虎林也戏称自己是“毛驴骑士”。2014年意外发生后,王虎林就再也没有骑过毛驴了,如今公司的快递业务也从毛驴升级到了“电驴”。

    2014年对于王金庄来说,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原农业部发布第二批20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入选。

    王虎林深知太行梯田蕴藏着丰富资源。就拿当地盛产的小米来讲,米粒金黄、晶莹剔透,深受顾客喜爱,此外王金庄盛产的“大红袍”花椒,在业界也享有盛誉。

    “乡亲们种的小米,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余存,转化不成经济效益,只能贱卖给粮贩子。”在自己的电商和快递业务走上正轨后,王虎林开始摸索“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帮助乡亲们卖米,带领大伙儿共同致富。“如今刚收回的谷子可直接卖出去,不用担心囤积生小虫,省时又省力。”村民曹会勇说。

    激发乡亲们种地热情,是保护太行梯田的前提。在某次参加县农牧局组织的培训会后,王虎林开始认真思考如何能把创业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深度融合。

    王虎林选择了从影响身边人开始,他积极邀请外地的朋友来游玩采风,并且把自己拍摄的梯田照片夹在邮寄小米的快递单子里。村支书王相魁说:“这两年,王虎林不仅把村里的特产卖了出去,还把外面的游客吸引了过来。这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的创收。”

    守护家乡的梯田遗产,靠单打独斗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全村参与才能更好地将其传承下去。2017年10月,王虎林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商量,成立了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2018年4月,协会正式挂牌。

    2018年,王虎林邀请摄影师刘丽,举办了独具特色的“王金庄摄影展”。在照片中,王金庄的人、驴、梯田、草木、石头房子、石碾子浓缩在一起,构成王金庄独有的文化脉络。

    如今,“万亩梯田千层椒,石头房子毛驴俏”这句王金庄顺口溜中描绘的场景,正在变得浓郁和丰富多彩起来。“让王金庄形成以梯田文化为基础,以农耕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产业,以电商为依托的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文化遗产村落,将文化遗产保护转化成永恒价值。”谈到更好地守护太行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毛驴骑士”王虎林充满了信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