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评论
  标题导航
让农民真正成为丰收节的主角
传统IP改编不妨大胆创新
水调歌头·“创新”
用鲜活的展览留住观众
相声的堕落,从“亲粉丝远观众”开始
鼓动学生高速拦车,背弃了“穷游”精神
“银发游”如何才能“放心游”
中生代女演员要提前做好规划




 中国文化报 >  2019-08-0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发游”如何才能“放心游”

    孙丛丛

    有媒体报道,近日,71岁的南京市民吴女士跟团到内蒙古草原游,不料,出游第四天吴女士就发生意外倒下了。原本的“惬意之旅”变成“死亡之旅”,吴女士的家属也遭遇维权难题——旅行社认为“出门旅游就是要受罪”,相关投诉目前亦辗转无果。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2亿,“银发团”是旅游市场开发的潜在群体。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经营行为,相关部门曾出台规范,如老年旅游“连续乘汽车时间不超过2小时”“连续游览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等。反观南京吴女士这起事件,旅行社多个景点、舟车劳顿的行程安排并未充分顾及特殊群体实际,一句“出门旅游就是要受罪”的解释显然难卸其责。面对老年群体等,诸多旅行社采取拒接或签署免责协议等办法规避风险,而非以针对性服务提升出游品质,是此类悲剧发生的主要诱因。

    通过这一事件,也同步暴露了“银发游”领域行业自律不足、维权通道不畅等现实痛点。一方面,有关部门面对不同市场主体,应进一步厘定责任、明确义务,并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另外,也应提醒老年游客等根据身体状况规划旅程、警惕低价团等利益诱惑,从各方面降低风险系数,才能倒逼“银发游”成为放心游、健康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