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美术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周刊

第2版
视 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在现实主义文脉上升华艺术格调
“隐形于色”勾勒抽象绘画的世纪演变
轻舟已过万重山—关山月与近代以来的江峡图景




 中国文化报 >  2019-08-0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隐形于色”勾勒抽象绘画的世纪演变

    无题(马提尼克岛系列)(布面丙烯) 1974年维维安·斯普林福德

    本报讯  (记者高素娜)日前,松美术馆的又一重要展览“隐形于色——抽象艺术群展”在京开幕。展览汇集了全球不同年代的13位艺术家的精品,以期呈现近一个世纪以来抽象艺术的演变。

    抽象艺术无疑是20世纪最激进的艺术运动之一。它兴起于西方印象派晚期,推动了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等诸多历史潮流,以及欧普艺术或新几何图形派等更为当代的艺术流派的发展。

    作为本次展览中距今所处年代最为久远的艺术家,美国抽象派女性艺术家维维安·斯普林福德(1913—2003)的作品将观众带回了上世纪。在维维安·斯普林福德艺术生涯的早期,她的作品主要强调手势带来的偶发性与即兴效果,追求色彩的自由挥洒泼溅,与抽象表现主义有着明显联系。上世纪50年代,艺术家开始受到中国书法、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直接结果便是她于70年代的作品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染色绘画手法。艺术家用特有的水墨画技法,使彩色线条经过层层晕染,产生类似中国画的泼墨效果,由此开发了色彩在抽象绘画领域的延展性与视觉张力。

    意大利艺术家图里·斯梅蒂(1929—)是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零”艺术运动的重要一员。该运动试图对经受二战破坏的欧洲艺术树立新的标准,对绘画进行重新定义。图里·斯梅蒂的作品兼具绘画性与雕塑性,他在画布下自由分布自制椭圆形木具,使红色、黄色、白色、绿色等单色的二维画面因此产生了三维的视觉效果。同时,借由画面中光线与形状的自由组合与起伏,斯梅蒂的绘画达到了单纯的静谧和律动的优雅。

    出生于1978年的徐渠是本次展览中唯一的中国艺术家,在德国期间曾师从阿姆利德。回到中国后,他发展出一种不拘一格而富于变化的创作风格,对权力关系和欲望进行着持续探索。在《货币战争》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将全球各地纸币上的图案转换为多彩的抽象构图,作品折射出文化与金融的双重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