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9年7月30日至9月26日 展出地点: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支持单位: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美术馆、关山月艺术基金会、宋文治艺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哦的对象,也是画家们追摹与表现的重要题材。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亦是深圳建市40周年,关山月美术馆以馆藏关山月《江峡图卷》及其晚年表现长江三峡的画作为基础,携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推出“轻舟已过万重山——关山月与近代以来的江峡图景”,该展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
此次展览共分为3个篇章。第一章以“长江万里”为始,通过展示相关文献以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明清至民国的长江主题作品,呈现传统山水画中的笔墨与意趣;第二章以“江峡图卷”为中心,主要展出关山月美术馆馆藏关山月的《江峡图卷》及其表现长江三峡的画作和相关速写,同时还展出借展自各兄弟单位的包括黎雄才、陆俨少、宋文治等同代艺术家的相关题材作品,旨在探讨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面对长江三峡题材,不同的艺术家通过各自的思考和实践,来处理传统技法与现实关系的艰辛探索,来探讨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与发展;在最后一章“江山无尽”中,展出本馆馆藏和借展的关山月晚年创作的长江三峡题材作品,以及关山月学生的作品。通过展览可以看出长江三峡题材已经成为关山月晚年“祖国大地河山”创作计划内容之一,也成为关山月和他的学生们,以至同代中国画家共同关注的主题。
“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表达了诗人在遇赦后顺水行舟过江峡时的畅快心情。关山月创作了不少描绘长江三峡题材的作品,更数次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付诸画卷,其中重要的三幅《轻舟已过万重山》分别藏于关山月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因此,我们也将“轻舟已过万重山”作为这次展览的主题。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和观众共同感受以关山月为代表的那一辈中国画家,通过长江三峡题材,主动把握时代精神和自己的独特气质,以及那种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的表现题材始终保持着一种理性、奋发有为的姿态和付出的艰辛努力。特别是关山月,他善于在作品中把握时代精神,融入社会生活的鲜活感受,通过他那气势强劲及任情挥洒的艺术风格,以及对传统文人审美习惯的不断突破,有效拓展传统中国画笔墨的可能性,使中国画走出昔日的狭隘视野,为现代民众所喜爱。
(陈湘波)
开发数字触摸屏 推出美术馆课程
为了让观众能亲身感受关山月当年写生的情形,美术馆专门开发了“关山月与近代以来的江峡图景”触摸屏展示软件,以1978年关山月、黎雄才、李小平三峡游历线路为主线,以关山月两册三峡速写本为依据,通过绘制数字三峡行径路线地图,将速写本图片、时间与实际地理位置一一对应,并以时间、地点两个维度生动展示关山月与友人同游长江之旅。同时,结合旅途中的历史事件、诗词创作、画作图片等,将资料图文并茂融合在展示软件内。游客点击地图上的地点或时间轴,即可体验关山月先生的长江三峡人文之旅、艺术之旅。
同时,美术馆公教团队还策划了丰富多样的公教活动。其中,每周二至周五的馆校合作项目,已邀请深圳中小学教师志愿者共同开发结合本展览内容的美术馆课程,启发教师尝试利用展览中的内容与教学结合,以达到教师能够自主带领学生参观展览,充分利用展览的教育资源,支持中小学生在美术馆的学习体验。除此之外,美术馆还将于每周六、周日下午为观众提供别开生面的互动式导览,并开辟了6场专门为家庭观众策划的周末剧场式导览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