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霞
近两年来,甘肃省以其多样化的自然地貌和独特的丝路文化受到越来越多游客关注,兰州、酒泉、嘉峪关、张掖等地也成为了境内长线自驾游的必去之地。11月7日,马蜂窝旅游网联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交换中心发布的《中国省域自由行大数据系列报告之甘肃省》(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随着甘肃省“丝路之旅”的推进,通过自驾体验丝路文明的深度游逐渐成为趋势。
数据显示,甘肃省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已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文旅产业已经成为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的首位,“丝路之旅”更逐渐成为甘肃省文旅产业新的增长动力。从古丝路沿线的七彩丹霞、麦积山,到敦煌莫高窟,甘肃正在变成“丝路游”全域大景区。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在甘肃省的旅游目的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庆阳市旅游热度涨幅高达114%,位居第一。甘肃省旅游热度涨幅较高的目的地还包括定西、酒泉、白银、金昌。此外,据酒泉市政府公布的消息,G215线马鬃山至桥湾公路工程、G312线七墩至瓜州公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未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丝绸之路旅游廊道体验将更加完整。
景点方面,报告显示,甘肃省热度排名第一的景点是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热度排名第二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旅游热度在甘肃省景点中排名第三。
除了传统热门景点,兰州的白塔山公园、张掖的平山湖大峡谷等景点热度增长也较快。白塔山是兰州市内的重要景点,游客可在此登顶眺望兰州市全貌。2018年3月,白塔山公园完成扩容改造,新增登山步道、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带动了白塔山公园热度快速上涨。位于张掖市甘州区的平山湖大峡谷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其纵横交错的沟壑、成林的群峰,完美地诠释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马蜂窝数据研究中心负责人马禹涛表示,甘肃省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甘肃的旅游热度迎来了新一轮增长,甘肃省也将“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作为其文旅形象,增强了大众对甘肃旅游的认知度。
多样地貌,大漠风光,甘肃省一直是中国境内公路旅行最为热门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自由行游客在游记中提及次数最多的甘肃省自驾游城市是敦煌。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和“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游客通过自驾的方式可以深度体验丝路文明。此外,同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张掖和兰州也是自驾游热门城市。
自驾游群体中,大部分游客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80后”“90后”的青年占甘肃省自驾游游客总数的60%。2018年,甘肃游客驻留时间以1日至3日为主,占比80.45%。其中,驻留时间为1天的游客占比48%。对比以往数据,驻留1天以上的游客占比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报告显示,7月至8月是甘肃省旅游的高峰期。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夏季平均温度6至19摄氏度,是许多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前往甘肃省旅游的游客,有41%的是与朋友一同出游;其次是家庭游和亲子游,甘肃多样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亲子及家庭游客喜爱,家庭和亲子出游比重不断提高,占游客整体近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