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旅·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财富周刊

第2版
文化金融

第3版
创意
  标题导航
回到乡村,我们能做些什么?
塞外推出民宿爆款
不让农民做法式牛排
新媒体平台大赋能
乡村文旅操盘有术




 中国文化报 >  2019-11-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让农民做法式牛排

    山楂小院一隅

    北京市延庆区下虎叫村,距市区两小时车程,50户人家,如何通过运营,让只有6个院子的民宿山楂小院吸引到城里人?

    乡村生活方式运营商“隐居乡里”的做法,是让外表简单、朴实的农家小院中,隐藏着现代人希冀的传统乡村生活,它是雪天里围炉而坐的火盆锅,是就着老式爆米花看皮影戏的一个午后,也是深夜里打着秋千仰望的漫天星河。以一个院落的小场景,搭建出一个活着的乡村,“隐居乡里”以闲置农宅的共生发展模式,形成了乡村振兴中的一股独特力量。

    “我们针灸式地改变乡村,从来不大拆大建,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我们不会让农民去做法式牛排,而是让他做拿手绝活—— 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做好这个就够了。”“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说。

    从2015年的北京山楂小院起步,“隐居乡里”4年里已在全国12个村庄改造运营了110多个院子,解决当地劳动力150人,先生的院子、姥姥家、黄栌花开、云上石屋、麻麻花的山坡、青籽树、牧马人等旗下精品度假院落逐渐形成品牌影响力,创造总收入超过1亿元。

    “很多城里人往前追溯,前一两辈大多数是村民,他们记忆中的乡村已经回不去了,我们则要给他们一个回得去的乡村。回得去的乡村是住着舒服、简洁的。乡村建筑如果能解决城里人最关心的问题:冬天取暖、夏天遮荫庇护、清洁的卫生间、干净舒适的床品、可口的饭菜,把最基本的需求解决,再加上活动赋能,就能获得很大一片市场。”陈长春介绍,因此,为了营造回得去的乡村,“隐居乡里”的院落在外观上和村里其他院子浑然一体,不突兀。

    “隐居乡里”的秘诀当然不止这些。以村民为主体,实现在地化运营,成为“隐居乡里”的扩张“标配”。“我们进入村庄的原则是不允许大拆大建,不能把原住民赶走,原住民首先能提供效率,其次是提供生活场景。此外原住民能提供很多在地服务,以及一些擅长做的产物。”陈长春说。

    在长期泡在中国乡村的陈长春看来,乡村最需要的不是招商和资金,而是运营商、运营管理人才和引智。乡村需要有才华的人回归和新村民进来,只有人回来乡村才有希望,同时要以合作社的形式,与村集体协作,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利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